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农村挂户人员的法律地位和拆迁补偿问题

农村挂户人员的法律地位和拆迁补偿问题

时间:2025-05-1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5539

一、农村挂户人员的定义和背景

1. 大集体时代的成因:随着工作调动干部的农村家属子弟,跟着落户在工作地附近的农村。随着工作的再次调整,人户长期分离,放弃了农村承包权,仅仅保留一个户籍关系的挂靠户。

2. 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农村人员流动量明显增大,因异地建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为迁移户口到当地,承诺只尽责任不享受利益分红的外来户。

3. 女性出嫁的情况:长期户口不主动迁移。村规民约限定不再享有本村利益分配的不迁户。

综上所述,空挂户是指仅保留户籍,在户籍地不享有权利和义务,或不享有权利只承担义务,或在当地没有房产,没有生产资料承包经营权的人或家庭。

二、农村挂户人员是否有权获得拆迁补偿

1. 村民身份的合法性是判断是否享有征地补偿款的关键。

在一些农村尤其是城乡结合地区的农村,外村村民、甚至城镇居民,由于投靠亲属、婚嫁或工作的原因,将户籍迁入农村。然而,户籍在农村是否一定具有合法的村民身份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城镇居民迁入农村还保留城镇居民身份的、外村人迁入在原村还享有村民待遇的、或者采用不合法手段将户籍迁入本村的、纯粹为了工作居住原因将户籍迁入但始终不享有村民身份的等等,都因为没有取得村民身份而无法享受征地补偿待遇。然而,也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属于农业户性质,在外村也失去了村民身份,即使村里不认可其村民身份,依法也应视为村民,在征地工作中应当依法予以安置补偿。

2. 判断村民身份的合法性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村民身份,着重考察以下因素:户籍是否在本村?户别是否农业家庭户?在外村是否尚有村民资格(有的话只能保留一个)?符合上述条件者,即使平时不享有村民福利待遇,也应依法确认其村民资格。否则,将会使该部分人员丧失法律保障,而损害其合法权益。在实践中,由于妇女外嫁、离异、丧偶,容易被非法剥夺村民待遇,对此,《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3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因此受到侵害的妇女,可以以村委会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3. 村民如何维护自己的土地补偿款分配权

村委会分配土地补偿款,是以村民个人为单位进行分配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村民有权以此为由,以村委会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法院应予受理。

4.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9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分配。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村空挂户籍人口是可以得到拆迁补偿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

    林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各类土地的征收补偿费用标准、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等,并强调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包括拟征地用途、位置、补偿标准等信息的告知和确认,以及申请听证的权利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和听取意见、特殊情况

  •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包括被征收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文章还介绍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包括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归属、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资金存放和公开使用情况等。

  • 一、户主更改的法律程序

    户主更改的法律程序,包括在户主死亡、被宣告失踪或迁出时如何变更户主,以及房屋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户主变更的具体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此外,文章还涉及拆迁赔偿中的户主变更问题,明确了房屋征收部门在相关征收过程中的职责和注意事项。

  • 山东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条例

    山东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标准、房屋产权调换、住宅房屋补偿、房屋面积计算、安置房屋要求等方面的详细条款。被拆迁人可以根据规定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获得相应的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等。此外,条例还涉

  • 青兰高速公路土地赔偿标准
  •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赔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