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求确认股东资格诉讼;
(2) 要求公司向其签发出资证明或股票的诉讼;
(3) 股东要求公司将其记载在股东名册的诉讼;
(4) 隐名股东请求确认基股东资格诉讼;
(5) 股东知情权诉讼;
(6) 股东表决权诉讼;
(7) 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诉讼;
(8) 公司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诉讼;
(9) 股东要求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诉讼;
(10) 股东或者董事、监事请求确认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的诉讼;
(11) 股东或者监事请求撤销公司决议的诉讼;
(12) 异议股东的股份收购请求权诉讼;
(13) 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的诉讼;
(14) 股东请求撤销公司设立的诉讼;
(15) 股东请求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
(16) 股东或债权人要求法院指令成立清算组的诉;
(17) 债权人请求公司清算义务人承担违反清算义务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18) 公司解散后债权人要求清算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
(19) 因股东虚假出资而引起的公司向股东提起的履行出资义务的诉讼;
(20) 因股东抽逃出资而引起的公司要求股东承担返还出资责任的诉讼;
(21) 公司要求撤销有关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的诉讼;
(22) 公司要求公司董事、监事从事竞业禁止业务所得收益归入公司的诉讼;
(23) 公司因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勤勉或忠实义务致公司损失而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24) 公司请求相关人员返还公司印章、财务账簿的诉讼;
(25) 请求履行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6) 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7) 请求确认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
(28) 股权转让侵犯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而形成的诉讼;
(29) 要求出资不实或其他有出资瑕疵的股东民事责任承担引起的诉讼;
(30) 隐名股东转让股权或挂名股东转让股权而引起的股权转让纠纷;
(31) 因股权继承引起的诉讼;
(32) 因股东离婚分割股权产生的诉讼;
(33) 因股东分立或合并涉及股权转让而产生的诉讼;
(34) 股东以自己名义代表公司要求侵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要求债务人清偿到期债务的诉讼;
(35) 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债权人要求公司及其股东承担侵权或违约责任并要求公司股东承担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3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
(37) 公司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与公司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
离婚前协议与离婚协议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在离婚过程中,离婚协议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通常以离婚协议为准。离婚前协议是初步约定,效力相对较弱。双方在协商时应明确协议内容,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协议离婚后协议的法律保护问题。协议离婚后,双方所签订的离婚协议通常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需满足一定条件,如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等。协议离婚需要办理离婚证,它是婚姻关系解除的重要凭证。协议离婚过程中通常会有调解
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是否有效的问题。婚前协议约定离婚时间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婚姻关系中的自由解除婚姻权利不能通过婚前协议限制。但婚前协议可以对夫妻财产的分配等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这些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是有效的。另外,婚前的离婚协议一般是无效的,而
出轨是否应该净身出户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民法典》相关条例,出轨并不一定要净身出户。在离婚程序中,财产分割是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以平均分配为基础,对无过错方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照顾。法院通常不会作出“净身出户”的判决,除非存在其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