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求确认股东资格诉讼;
(2) 要求公司向其签发出资证明或股票的诉讼;
(3) 股东要求公司将其记载在股东名册的诉讼;
(4) 隐名股东请求确认基股东资格诉讼;
(5) 股东知情权诉讼;
(6) 股东表决权诉讼;
(7) 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诉讼;
(8) 公司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诉讼;
(9) 股东要求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诉讼;
(10) 股东或者董事、监事请求确认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的诉讼;
(11) 股东或者监事请求撤销公司决议的诉讼;
(12) 异议股东的股份收购请求权诉讼;
(13) 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的诉讼;
(14) 股东请求撤销公司设立的诉讼;
(15) 股东请求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
(16) 股东或债权人要求法院指令成立清算组的诉;
(17) 债权人请求公司清算义务人承担违反清算义务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18) 公司解散后债权人要求清算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
(19) 因股东虚假出资而引起的公司向股东提起的履行出资义务的诉讼;
(20) 因股东抽逃出资而引起的公司要求股东承担返还出资责任的诉讼;
(21) 公司要求撤销有关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的诉讼;
(22) 公司要求公司董事、监事从事竞业禁止业务所得收益归入公司的诉讼;
(23) 公司因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勤勉或忠实义务致公司损失而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24) 公司请求相关人员返还公司印章、财务账簿的诉讼;
(25) 请求履行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6) 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7) 请求确认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
(28) 股权转让侵犯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而形成的诉讼;
(29) 要求出资不实或其他有出资瑕疵的股东民事责任承担引起的诉讼;
(30) 隐名股东转让股权或挂名股东转让股权而引起的股权转让纠纷;
(31) 因股权继承引起的诉讼;
(32) 因股东离婚分割股权产生的诉讼;
(33) 因股东分立或合并涉及股权转让而产生的诉讼;
(34) 股东以自己名义代表公司要求侵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要求债务人清偿到期债务的诉讼;
(35) 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债权人要求公司及其股东承担侵权或违约责任并要求公司股东承担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36)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
(37) 公司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与公司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
代理注册公司的申请流程,包括核准名称、提交材料、领取执照以及刻章等后续事项。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如确定公司类型、名称、注册资本等信息,提交预审和申请材料,领取营业执照以及刻制公司印章等。完成这些步骤后,公司注册流程即可完成。
注册公司在认缴期限内是否可以注销的问题。根据规定,公司可以在认缴期限内注销,但需要遵循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若清算时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股东需在认缴范围内补缴资本。另外,若属于需要实缴注册资本的行业类型,虚假出资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控股的定义和类型。控股指通过持有公司股份进行公司控制,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绝对控股指股东出资额或持股比超过50%,相对控股指虽未超过50%但依协议或出资比例对其他股东有实际控制权。控股意味着能获得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和影响权利。法律依据来自《中华
公司法人代表变更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法人代表变更不影响已签订合同的效力,因为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拥有独立财产并享有法人财产权。无论公司类型及股东承担责任的限度如何,法人变更后已签订的合同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