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 >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时间:2025-07-22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7621
大家在进行签合同的时候,都应当对对方的一个主体资格进行一个审查这是第一步,然后看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是否对自己不利一定要保持公平,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审查对方的身份和履约能力

在签订合同之前,经营者应认真审查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审查身份包括核实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和真实存在。审查履约能力则需要了解对方目前的经营情况以及实际能力。

如果已经进行了信用调查和信用分析,可以通过信用评价报告全面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如果没有进行信用调查和信用分析,为了避免上当受骗,签约前应通过信函、电报、电话或直接派人上门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确保掌握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

二、审查合同公章和签字人的身份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审查对方的合同公章和签字人的身份,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如果对方公章为法人的分支机构公章或内设机构,应要求其提供所属法人机构的授权书。对方在合同上签公章并不足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还必须确保签字人是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经法人授权的经办人。

如果对方签字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应要求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法人资格证书。如果对方仅为企业的业务人员,还应要求提供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书、合同书、业务人员自身的身份证明以及财产担保书等相关证明文件。避免仅凭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合同专用章等不全面、不规范的文件签订合同。同时,也应杜绝仅凭老关系、熟面孔或熟人介绍就签订合同的做法。

三、严格审查合同条款

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咨询专业人员的意见。为防止对方利用合同条款进行欺诈,必须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规范、明确,便于履行。

对于合同的主要条款,特别是关于交货地点、交货方式、质量标准、结算方式、货物价格的约定,需要力求清晰、明确、完整,避免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以免给合同履行埋下隐患。

四、约定信用监督条款

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信用监督条款,包括一般信用监督条款和特殊信用监督条款。一般信用监督条款可以约定,一方失信或违约时,另一方有权在国际信用监督网公开投诉栏目中进行投诉,并有权凭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的有效文书将对方失信或违约的事实在国际信用监督网黑名单栏目中进行永久曝光。特殊信用监督条款详见第三章。约定信用监督条款可以利用ice8000国际信用监督体系的争议解决机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受骗的机会。这种条款必须保证对方提供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件与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是真实的。

五、约定违约条款

约定违约条款是为了明确违约责任,为可能发生的诉讼与维权打下基础。违约条款可以明确约定违约金或欠款的利息。例如,甲方未按期完工的,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10万元。

六、约定争议管辖权条款

约定争议管辖权条款可以避免对方设置的司法陷阱。一些骗子常常在其所在地经营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利用地方保护主义逃避法律制裁。一般应约定由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应约定双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如果发生争议,应尽快向本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如果对方先起诉,对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将首先立案,你将不得不到对方所在地打官司,对财力与精力消耗都较大。当然,也可以选择公信力较高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合同犯罪的情形

    合同犯罪的情形,包括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并介绍了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还提供了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建议在签订合同时详细了解对方经营范围、核实人员单位真实性、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等,以避免受骗。

  • 强制医疗的执行地点

    强制医疗案件的证据提供要求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表现。强制医疗案件需要提供包括报案材料、当事人陈述、相关证明材料等在内的证据,而合同诈骗罪则表现为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票据作担保等行为特征。

  •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并预防合同诈骗的问题。在签订合同前,应审查对方的身份和履约能力,核实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应审查合同公章和签字人的身份,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并约定信用监督条款和违约条款。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并减少受骗

  • 合伙合同诈骗怎么判刑
  •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如何办理
  • 贷款被骗签订电子合同生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