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解释三》第14条规定,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的离婚协议,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做了约定,该协议是附条件的,以双方到民政局或法院协议离婚为前提条件的。
男某和女某因性格不合,男某想离婚。于是两人协商,女某书写了一份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的协议,男某同意并在协议上签字。但是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时,女某又不反悔了。
在实践中,主张离婚的当事人一方在签署协议时可能会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目的是顺利离婚。然而,往往出于某种原因,双方未能协议离婚。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事先达成的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就成为关键点。
离婚问题事关重大,允许当事人反复考虑协商,只有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到民政局离婚登记或法院协议离婚时,所达成的协议才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双方协议离婚不成,当事人双方都有反悔的权利,此离婚协议没有生效,对双方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也不能把此协议作为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的证据。
怀孕期间女方提出离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女方可以提出离婚,而男方在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不能提出离婚并争夺抚养权。女方想要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并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协议离婚需双方亲自申请,审查过程中要注意双方真实意愿、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不符合
《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协议离婚后,若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变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协议离婚、一年内请求变更以及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解决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起诉、提交证据、调解、开庭和判决等步骤。参考案例
中国婚姻中的债务问题,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仍需共同偿还。法律对于夫妻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有明确规定,包括哪些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况。离婚协议或法院法律文书对财产分割的处理不影响债权人要求男女双方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