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适用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适用

时间:2025-04-24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118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那么该解释的具体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第一条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2.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篡改后的信息内容;
  3.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且情节恶劣。

第二条 情节严重的诽谤他人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
  2. 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 在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再次诽谤他人;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他人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 引发群体性事件;
  2.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
  3.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
  4.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5.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6.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
  7.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重复实施诽谤他人行为构成犯罪

如果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且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 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定罪处罚

对于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应当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同时,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也应当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六条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处罚

对于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非法经营罪的定罪处罚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 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
  2. 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如果上述行为的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第八条 共同犯罪的论处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行为,应当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九条 重罪并罚的定罪处罚

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行为,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条 信息网络的定义

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人追偿权民事案由的定义

    保证人追偿权的民事案由,包括担保责任追偿权和合伙债务追偿权的定义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担保责任追偿权是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而合伙债务追偿权则是合伙人清偿合伙债务后向其他合伙人追偿的权利。文章还涉及追偿权纠纷的管辖和法律适用,以及确定

  • 现役军人犯罪专门处理规定的解读

    现役军人犯罪的处理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不同情况,军人犯罪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或地方公安机关处理。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有侦查权,而军事检察院和军事法院则分别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普通警察无权拘留军人,但可以抓捕并移交给部队处理。

  • 刑事案件从犯怎么处理流程

    刑事案件从犯的处理流程。首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收集证据,若从犯被查出有嫌疑,案件将交由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后,若证据确凿,将提交给法院审理。法院将按照法律规定,对从犯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等进行审理,并根据情况做出判决。从犯对判决结果有权提出

  • 刑事案件中从犯怎么判刑

    刑事案件中从犯的判刑情况。从犯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法律会给予更轻的惩罚,如减轻判决或免除惩罚。对于胁从犯,法院会根据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处理从犯时,需综合考虑其在团伙中的角色、作用、年龄、前科等因素,给出合理的从宽处罚比例。总的来说,对于从

  • 偷东西逮捕了多久判刑
  • 高邮市刑事上诉律师收费标准
  • 酒驾车祸坐牢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