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讯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审查起诉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39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提讯也被称为检提。
审查起诉阶段的提讯具有三项主要任务:
在进行提讯工作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提讯工作必须遵守刑诉法、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内部规定。合法的提讯包括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形式上,提讯应由至少两名检察人员进行,书记员一般不应独立进行,提讯应在规定场所内进行,提讯笔录项目完整,嫌疑人、讯问人、记录人核对笔录并分别签名确认。内容上,应严禁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言辞证据,要保障犯罪嫌疑人充分进行辩解和辩护,阅读并要求修改笔录,进行揭发检举等权利。
检察人员在提讯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不能因为事先对案件卷宗的审查而先入为主,主观地认定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犯罪或不构成犯罪。对于犯罪嫌疑人在预审阶段的供述,不能主观地认为已经如实供述或虚假陈述。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直接作为判断真实性的标准。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也会影响供述的特点。提讯人和记录人的主观因素也会导致供述与供述笔录间存在差异。
提讯要求嫌疑人如实供述涉案的犯罪事实,同时也要充分倾听并重视嫌疑人无罪或罪轻的各种辩解。特别是对于嫌疑人针对有罪指控所做的辩解,应引起案件承办人的高度重视。必要时,要在审查过程中排除辩解,以满足起诉条件。另外,提讯应全面讯问,重点询问羁押和强制措施情况、除出生日期和年龄外的相对问题、文化程度和简历、对涉嫌罪名的异议、家庭情况、到案情况、是否有揭发检举等。
规范是提讯工作的前提。提讯工作应按照一检一书的配置进行,使用规范语言进行讯问,避免使用诱导性、指示性或欺骗性发问。提讯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讯问提纲应详尽,提讯笔录应记录完整,用词准确,讯问人应校阅并签名确认。
提讯工作需要全面、周详的计划。计划包括讯问提纲的制定、相关学科领域或基本常识的准备和学习,以及讯问人和记录人在语言和文字方面的准备。
提讯工作应杜绝危险情况的发生。在提押嫌疑人至提讯室的过程中,应保证两人提押,提讯人应始终保持在嫌疑人身体侧后方半米的位置。讯问过程中,应避免正面近距离接触,核对笔录或物证时,应让嫌疑人坐在原位。嫌疑人在笔录上签字时,应选择提讯台以外的位置,讯问人应处于嫌疑人身体侧后方半米的位置。此外,应避免嫌疑人接触卷宗材料,随时观察嫌疑人的情绪或生理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非法注射物的概念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国家针对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所开展的专项行动。该行动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该行动将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曝光非法企业和单位
军婚的相关法律规定。首先定义了军婚的概念,并强调了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受国家法律的特别保护。接着详细说明了军人结婚登记的要求和程序,包括提前申请、审查同意、出具相关证明和证件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军官家属随军的条件以及现役军人结婚登记的年龄要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该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审理阶段和宣判阶段,其特点包括不公开审理、寓教于审、迅速简约和全面调查等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身心状况,法律为其提供了特殊保护,如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社会调查、决定强制措施等。在讯问和审判时,
汽车销售合同中常见的陷阱。这些陷阱包括合同条文缺失、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质量问题只修不赔、汽车所有权转移条件设置不合理、滥用“不可抗力”条款、特别约定加大消费者风险、定金等概念混用、验收后不得拒收车辆、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经营企业以及合同内容表述有歧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