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转移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从上级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从下级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一种制度。它是对级别管辖的变更和补充。
实现管辖权转移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管辖权转移一般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下级人民法院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遇到困难,或者在处理案件时可能失去公正或产生不良影响,或者案情重大、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下级人民法院难以处理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来审理。如果存在管辖权争议,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并由其指定管辖。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如果下级人民法院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指定管辖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5年《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只能是从下级人民法院转移到上级人民法院,取消了从上级人民法院转移到下级人民法院的规定,这是与民事诉讼管辖权转移的最大区别。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包括制度定义、四个条件以及三种情况。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转移,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理或自行审理的情形。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从上级法院转移到下级法院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管辖权转移的特殊性
A县某种业经营部经销的杂交水稻种子名称与审定名称不符,被A县工商局认定为假种子并进行处罚的案件。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属于一事再罚。作者认为该案属于一事再罚,因为农大公司在不同地区的销售行为涉及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名称,已经受到B县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尽管A县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行政诉讼地域管辖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被告”原则,需考虑原告参与诉讼和法院调取证据的特殊性。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