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与赠与的区别在哪
时间:2024-11-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原告与被告离婚案件的法律分析
案情概述
2008年10月,原告苏某与被告刘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同年11月7日登记结婚。婚后仅共同生活了三天后,原告前往广东上班,原、被告开始分居。分居期间,双方因原告前女友王某的干预而产生矛盾,并进行过离婚协调,但未达成一致。原告遂向法院起诉,请求离婚并要求被告归还20000元钱及价值8000元金器的彩礼。
法庭审理及判决
在庭审过程中,法庭审查了双方提交的证据。法庭认为,原、被告之间的感情基础较差,婚后共处时间短暂且矛盾不断,已无法维持婚姻关系,应准予离婚。此外,原告给予被告及其家属的20000元钱和8000元金器并非彩礼,而是男方对女方家属和亲属的赠与。因此,法院判决准许原、被告离婚,并驳回原告要求归还财物的请求。
民俗习惯对彩礼的介绍
彩礼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常伴随着男方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习俗被称为“彩礼”。彩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确立的婚姻“六礼”制度中的“纳征”环节,相当于现代的彩礼。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已明确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在农村地区,送彩礼的习俗仍然存在。
法官对彩礼的释明
在本案中,虽然原告确实给予了被告家属20000元钱和8000元金器,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彩礼。首先,从时间上看,8000元金器是在原、被告登记结婚后当天购买的,而20000元钱是在结婚次日男方给予女方家属及亲属的。彩礼的特点是在结婚前男方为了缔结婚姻而给予女方财物,而本案原、被告已经登记结婚,男方给付的财物显然不是为了缔结婚姻,因此不能视为彩礼。其次,原告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这20000元钱和8000元金器是彩礼,因此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同时,原告伯父和证人杨某作为结婚过程的参与人,也认为这些财物是一种赠与形式,即人情钱、礼金。因此,应将这20000元钱视为男方对女方家属和亲属的赠与,而8000元金器则是男方对被告个人的赠与。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认定原、被告离婚,并驳回原告要求归还财物的请求。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彩礼返还的条件
彩礼返还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付人生活困难或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下,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悔婚、没有进行婚姻登记或登记为夫妻但没有同居生活等情况下,彩礼也可以要求返还。文章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结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
结婚后才发现对方有外债是否构成骗婚行为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婚前债务应由个人承担,因此发现对方有外债并不直接构成骗婚行为。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如遇骗婚情况,需收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具体处理方式依据当地
-
办婚礼未领结婚证离婚彩礼的法律计算方法
办婚礼未领结婚证离婚彩礼的法律计算方法。在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女方解除关系时,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彩礼的认定需基于婚约、当地风俗习惯及财物的价值数额。同时,需区分赠与和彩礼,某些行为不能被认定为彩礼,如为取悦对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
-
夫妻离婚礼金的解决方式
夫妻离婚时礼金的解决方式。根据司法解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应返还彩礼。支付彩礼的一方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如果对方拒绝,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对彩礼持有不支持的态度。
-
符合返还拒绝返还彩礼的处理方式
-
彩礼与赠与的区别在哪
-
结婚彩礼和聘礼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