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归满足解除条件的另一方所有。
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基于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需要,享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可以行使裁量权,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由于这种权利的行使关系到相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不能承意行使,而是要在符合规定的条件时才能对行政合同予以解除。具体来说,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行政合同的解除直接决定着行政合同的效力,对行政合同的目标实现与当事人利益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应当在法律中对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的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明确行政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当法律明示规定的情形出现时,行政主体有权对行政合同予以解除,从而提前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据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从而可单方面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行政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应当依据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依据国家政策。由于政策比较抽象,适用时较为灵活,不象法律那样稳定,因此在行政合同订立后或在履行过程中,当作为订立行政合同依据的政策发生变化而使行政合同的履行不可能或没有必要时,行政主体可单方面解除行政合同,以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在行政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对人进行制裁,以促其按照合同规定的义务尽快履行和适当履行。当相对方当事人有严重的过错,致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时,行政主体可以解除合同。这种形式的解除合同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一种制裁手段,是一种最严厉的制裁措施。
一般来说,行政主体对行政合同单方面解除是其一种当然的权利,但这并不妨碍在行政合同中对行政主体行使该权利的情形予以明确的规定,以明确行政主体解除合同的范围,保证行政主体对该权利的正确行使。因此,当行政合同中规定的行政主体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出现时,行政主体就可以直接依据行政合同的规定对行政合同予以单方面的解除。
除上述几种情况之外,当出现其他法律事实,如因情势变更,而使原来双方订立的行政合同已经与公共利益的需要不相符合时,行政主体可单方面决定解除该合同。因为行政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当该合同不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时,若不予解除而坚持其效力,则会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害。因此,行政主体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在职权范围内对合同的解除进行裁量。当然,该裁量权的行使仍应以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为衡量标准。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失效、争议处理和赔偿权利等。同时,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介绍,如单方违约和双方违约的处理、正当目的和自我保护、交易成本和市场秩序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和附随义务以及不适当履行的情况。
签订加盟合同后能否退还加盟费的问题。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特许经营合同中应约定被特许人是否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可能要求退还已支付的加盟费。双方应明确合同约定,避免争议。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要求恢复原状、采取补
行政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归属问题。行政主体基于国家行政管理与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行使单方解除行政合同的权利。这些条件包括法律规定、政策变化、相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履行、行政合同规定条件及情势变更等。行政主体在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应符合相关条件并
工伤员工被单位违法辞退的法律处理方式。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工伤员工的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金额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同时,用人单位在工伤治疗期间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