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非法持枪打猎的刑罚

非法持枪打猎的刑罚

时间:2025-05-3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2423

非法持枪打猎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符合缓刑条件,当事人可以申请缓刑。然而,以下情况除外:

1. 造成严重人员死亡

如果非法持枪打猎导致人员死亡,并且情节严重,那么刑罚将会更重。

2. 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未赔偿

如果非法持枪打猎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并且当事人未予赔偿,那么刑罚将会更重。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认定

要认定非法持有枪支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客体要件

该罪行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法律,任何个人都不得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2. 客观要件

该罪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

所谓私藏,是指持有和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行为。也就是说,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未依法取得持枪证件而持有、携带枪支、弹药,或者虽有证件但将枪支、弹药携带到不允许的场所,或者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

所谓拒不交出,既包括私藏枪支、弹药已被发现,限令其交出仍然抗拒交出;也包括私藏者未被发现,但其明知应当交出而仍然隐藏不交出。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即具备持有、私藏行为之一,即构成犯罪。

3. 主体要件

该罪行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4. 主观要件

该罪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弹药,而故意隐藏不交出。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枪支、弹药,因此没有交出,那么不构成犯罪。

非法持枪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主要指:

- 非法持有、私藏民用枪支、弹药数量较大

如果非法持有、私藏民用枪支、弹药数量较多,刑罚将会更重。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出于犯罪目的

如果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出于犯罪目的,或者非法持有、私藏军事系统或非军事系统的公务用枪、弹药,刑罚将会更重。

- 对国家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或威胁抗拒收缴非法持有、私藏的枪支、弹药

如果非法持有、私藏者对国家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或威胁抗拒收缴非法持有、私藏的枪支、弹药,刑罚将会更重。

根据具体情况,刑罚的量刑标准如下:

1.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或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1支,为有期徒刑一年。

- 非法持有、私藏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2支,为拘役刑或管制刑;3支,为有期徒刑一年;4支,为有期徒刑二年。

-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20发以上30发以下的,为管制刑;30发以上40发以下的,为拘役刑;40发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上至100发,每增加3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气枪铅弹1000发以上1500发以下的,为管制刑;1500发以上2000发以下的,为拘役刑;2000发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上至5000发,每增加150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其他非军用子弹200发以上300发以下的,为管制刑;300发以上400发以下的,为拘役刑;400发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上至1000发,每增加30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1枚的,为有期徒刑一年;2枚的,为有期徒刑二年。

- 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虽未达到以上起点,但造成人员伤亡的,伤1人,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轻伤增加2人或重伤增加1人,刑期增加六个月;死亡1人,为有期徒刑一年,死亡增加1人,刑期增加一年(数罪并罚的除外)。

2.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或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2支,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1支,刑期增加一年。

- 非法持有、私藏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5支,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1支,刑期增加六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3枚,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1枚,刑期增加一年。

- 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100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气枪铅弹5000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150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 非法持有、私藏其他非军用子弹1000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0发,刑期增加一个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刑罚和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情节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故意杀人罪,如谋财型、复仇型、情欲型、遗弃型、迷信型和寻衅斗殴型等。

  •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

    徇私枉法罪的身份犯性质,包括其构成要件、身份犯的分类及特征。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定身份的人,包括司法工作人员等。身份犯分为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特殊身份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可以是终身具有的,也可以是一定时期或临时具有的。

  •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标准和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根据《刑法》,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八类重大刑事犯罪,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 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国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根据被打者的人身损害程度确定。犯罪行为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将受到法律惩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残疾赔偿金等。

  •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发布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司法解释
  • 公路破坏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刑罚
  •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