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财产的分割主要涉及共同财产,个人财产一般归各自所有。同居财产的分割需要确定同居期间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
共同财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同居前一方所得的财产、解除同居关系后一方所得的财产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财产都不属于共有财产;二是必须依法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并非当然归双方共同所有,法律规定归一方所有的财产或者双方约定归各自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在确定同居共同财产时,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分手后,首先应对财产进行清点估算,确定私人财产和共同财产。其次,应确认每一项财产的产权。双方共同购置的财产,理论上以谁的名义登记、落户,产权归谁,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古董等。不需要登记的财产,原则上谁购买、使用、照顾、保管就归谁。如果双方共同购买、使用或照顾、保管,且是不可分割的财产如家电等,应通过协商决定由一方完整地获得该财产,另一方获得相应价值补偿。
确定了同居共同财产后,可以进行同居财产的分割。同居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如下: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及解除过程。事实婚姻需满足同居行为始于199月日以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共同居住且具备结婚实质要件。解除事实婚姻需先确定是否构成事实婚姻,然后提起离婚诉讼或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时,应照顾妇女和儿童利益,考虑实际情况和双方过错程度。
事实婚姻诉讼离婚时是否需要开具婚姻证明的问题。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事实婚姻诉讼离婚不需要开具婚姻证明。对于不同时间段的未办理结婚证的事实婚姻,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双方需到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同居生活证据,以依法确定婚姻关系及财产分割。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没有领结婚证的双方,如果打算分开,可协商解除并签订协议,明确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若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可直接分开或向法院起诉。此外,解除同居关系后需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重婚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