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同居 > 同居财产具体有哪些

同居财产具体有哪些

时间:2025-01-2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372
男女共同生活中,而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我们一般认为是同居关系。此时,可能因为一起生活而将财产混在一起使用。那要是日后解除了同居关系,该如何来分割财产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同居财产的划分和分割

一、同居财产的范围

同居财产的分割主要涉及共同财产,个人财产一般归各自所有。同居财产的分割需要确定同居期间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

  1. 工资、奖金;
  2. 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

共同财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同居前一方所得的财产、解除同居关系后一方所得的财产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财产都不属于共有财产;二是必须依法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并非当然归双方共同所有,法律规定归一方所有的财产或者双方约定归各自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二、同居共同财产的确定

在确定同居共同财产时,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 同居开始的时间;
  2. 同居前的个人财产的认定;
  3. 同居后共同添置财产是否是共同出资举证困难;
  4. 涉及一方有婚姻关系,夫妻共同财产部分用于同居财产添置的处理。

分手后,首先应对财产进行清点估算,确定私人财产和共同财产。其次,应确认每一项财产的产权。双方共同购置的财产,理论上以谁的名义登记、落户,产权归谁,如房产、汽车、银行存款、古董等。不需要登记的财产,原则上谁购买、使用、照顾、保管就归谁。如果双方共同购买、使用或照顾、保管,且是不可分割的财产如家电等,应通过协商决定由一方完整地获得该财产,另一方获得相应价值补偿。

三、同居财产的分割原则

确定了同居共同财产后,可以进行同居财产的分割。同居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如下:

  1. 可以分割的财产,按各自享有的财产份额进行分割。
  2. 不宜分割的财产,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归一方所有,分得该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按照其应得财产的份额折价补偿。
  3. 对当年无收益的养殖业、种殖业,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经营管理考虑,合理分割或折价归一方,由得业者补偿另一方应得份额款。
  4. 对双方共同投资的与他人合伙经营的企业或店铺等,由双方就该合伙投资份额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或根据经营情况折款归一方,由得业者补偿另一方应得份额款。
  5. 共同债权各半分享,共同债务各半偿还。对于共同债务不均等的,按份额享有和承担。对于共同债务应互负连带清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同居子女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及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协议具备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抚养费标准根据是否有固定收入而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

  • 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

    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及解除过程。事实婚姻需满足同居行为始于199月日以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共同居住且具备结婚实质要件。解除事实婚姻需先确定是否构成事实婚姻,然后提起离婚诉讼或解除同居关系。财产分割时,应照顾妇女和儿童利益,考虑实际情况和双方过错程度。

  • 事实婚姻诉讼离婚是否需要开婚姻证明?

    事实婚姻诉讼离婚时是否需要开具婚姻证明的问题。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事实婚姻诉讼离婚不需要开具婚姻证明。对于不同时间段的未办理结婚证的事实婚姻,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双方需到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同居生活证据,以依法确定婚姻关系及财产分割。

  •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及注意事项

    解除同居关系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对于没有领结婚证的双方,如果打算分开,可协商解除并签订协议,明确财产分割、孩子抚养等问题。若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可直接分开或向法院起诉。此外,解除同居关系后需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重婚罪风险。

  • 结婚的条件
  • 台湾“高等法院”审理同居关系案件
  • 重婚和非法同居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