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 > 协商、调解过程中的法律技巧

协商、调解过程中的法律技巧

时间:2025-03-1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4192

分析对方的动机和目的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该分析对方提出调解或者愿意接受调解的动机和目的。对大部分当事人来说,接受调解是为了尽快结案,结束争议和纠纷。然而,也有一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来拖延时间,比如在借贷纠纷中,被告可能借助调解来延缓支付款项。当一方当事人证据不充分或者等待关键人物出现时,也会利用调解来拖延法院审理。

把握时机

在诉讼中占据主动地位或者有利地位的一方不应急于提出或接受调解,而是应该先向对方施加压力,例如通过证据等方面。当对方承受较大压力时,其可能做出更大的妥协和让步。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在协商、调解中,当事人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据理力争,争取本方的最大利益,在让步时不可不战先败,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让步。然而,为了显示本方的诚意,有时也可以在本方的承受范围内做出一些较大的让步。

收集信息,熟悉案情

在协商、调解之前,当事人应该收集相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以及对方当事人的个性。只有了解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

把握局势,控制情绪

在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当事人应该控制情绪,保持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冲动的情绪会导致意识范围狭窄,甚至失去理性,使人容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

成为优秀的倾听者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应成为优秀的倾听者,倾听对方当事人的心声,让其倾吐心中的压抑、不满和愤怒。通过倾听,当事人可以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现本方的诉讼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的有效性问题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民间借贷利息问题等方面的有效性问题。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单方面私自修改无效。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可视为无偿借贷。利率标准争议可在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标准内确定。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约定无效。复利计算受法律限制,出借人不得将利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的法律维权途径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

  • 资产拍卖佣金收取比例

    资产拍卖中佣金的收取比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佣金比例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未约定,拍卖人可向委托人和买受人各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百分之五的佣金。拍卖具备公开竞价、公开竞争和不断变动的价格等三个基本条件。

  • 保险人
  • 商场转让的转让费问题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