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偿债务优先于继承遗产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继承遗产时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清偿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遗产实际价值。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可以自愿偿还。这表明,清偿债务优先于继承遗产。这里的继承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2. 债务清偿的顺位关系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的规定,如果遗产已经被分割但债务未清偿,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如果仍然不足以清偿,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情况下,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这一规定不仅解决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之间的顺位关系,也明确了债务清偿优先于遗赠。因此,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在享有分割遗产权利的同时,也有义务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责任。
3. 遗赠抚养协议与债务清偿的顺位问题继承法及相关解释并未明确规定债务清偿与遗赠抚养协议之间的顺位关系。有观点认为,根据继承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因此,最高法院《意见》第62条中的“受遗赠人”应该包括遗赠抚养协议中可被称为“受遗赠人”的抚养人,即优先清偿遗赠人的对外债务,剩余的遗产才由抚养人受遗赠。然而,这里的“受遗赠人”显然是针对继承法第五条“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的规定而言,是遗嘱法律关系中的“受遗赠人”,而不是遗赠抚养协议中的受遗赠人。此外,根据遗产处理的顺位,如果《意见》第62条的“受遗赠人”包括遗赠抚养协议的受遗赠人,该条还应规定抚养协议的受遗赠人和遗嘱的受遗赠人在债务清偿上的顺位关系。因此,继承法第三十四条的“执行遗赠”并不适用于遗赠抚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的签订问题。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而可以是公民或其他集体所有制组织。协议具有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双方需严格遵守。若一方违约,将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之间的关系。公民可通过立遗嘱指定财产继承人,同时也可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当两者存在抵触时,遗赠扶养协议优先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部分或全部无效。案例中,莫某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相抵触,法院最终依据协议判决遗产归属。
莫*爷因担心儿子们争夺财产,早做准备撰写遗嘱,但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发现儿子们拒绝赡养。后与邻居小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去世后引发遗产争夺案。法院根据继承法和司法解释,判决遗产归属于履行了扶养义务的小杨。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法律区别。法律行为性质上,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行为,必须协商一致;而遗赠是遗嘱人单方行为,可单方面订立遗嘱并随时变更。在权利义务方面,遗赠扶养协议体现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而遗赠不受扶养义务限制。内容方面,遗赠扶养协议包括遗赠财产和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