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爷有三个儿子,儿子们结婚后都已搬出去独自生活。老伴早逝,当年家里也没什么财产。莫*爷年岁渐老,担心身后儿子们争夺财产,就早做准备,撰写了三个儿子均分遗产的遗嘱。莫*爷在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意外发现儿子们竟然都拒绝赡养他。莫*爷感到失望的同时,接受了友人的建议,与长年照顾自己的邻居小杨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只要小杨履行扶养莫*爷的责任,莫*爷过世后所有财产将赠与小杨。在小杨精心照料下,莫*爷愉快地度过九十大寿后安然离世。莫*爷的三个儿子得知父亲去世后,立即返回并开始争夺遗产,导致案件进入了法院。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将财产赠予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公民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签订的以生养死葬为条件的协议。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与他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并且同时又立有遗嘱,在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将分别按照协议和遗嘱的约定处理。如果存在抵触,将按照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将被视为无效。
在本案中,莫*爷的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对于相同的遗产做出了相互抵触的处理。因此,法院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判决将遗产归属于小杨。
小孩划车报警的处理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小孩划花他人车辆属于破坏财产行为,车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受理并依法处理。对于未成年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情况,根据其民事行为能力,由本人或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该企业面对涉及外籍员工的劳动争议,积极采取调解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实现了双方的和解。这一案例展示了企业处理涉外劳动争议的智慧和能力,对于解决跨国企业劳动纠纷具有借鉴意义。
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典型案例及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北京奥拓车撞死行人案、南京雨花台区法院案例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交通事故索赔案。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精神损害赔偿应依法进行,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
无法定继承人但对被继承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可以分给这类人适当的遗产。包括在物质上给予较大帮助、在生活上进行主要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认定继承人是否尽了较多扶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