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在刑满释放后仍需缴纳罚金。罚金的执行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如果当事人拒不交纳,法院有权进行强制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三十九条规定,罚金应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果期满无故不缴纳或未足额缴纳,人民法院应进行强制缴纳。即使在主刑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被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仍有权追缴罚金。
如果被告人已经受到行政机关处以罚款的处罚,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予以折抵,扣除已执行的行政处罚部分。
如果判决确定了对被告人财产的没收,该判决生效后,应立即进行执行。
在犯罪分子由于不可抗力的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犯罪分子本人或其家属的重病、伤残等情况下,导致无法缴纳罚金的困难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裁定酌情减少罚金或免除罚金。
根据我国《刑法》第53条的规定:“罚金应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果期满不缴纳,应进行强制缴纳。对于无力缴纳全部罚金的情况,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应随时进行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可抗力的灾害导致无法缴纳罚金的,可以酌情减少或免除。”
综上所述,如果无力一次性缴纳罚金,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分期缴纳;而如果确实存在困难无法缴纳罚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减少或免除罚金。
刑满释放后犯罪分子是否需要交纳罚金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在刑满释放后仍需缴纳罚金,并由法院强制执行。罚金可以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未缴纳,法院可强制缴纳。若被告人已受行政处罚,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予以折抵。对于无法缴纳罚金的情况,
新罪被判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直接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新罪被判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押执行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满释放后再执行原罪未执行完毕的管制;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而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希望以上内容能
刑满释放人员是不需要被监督的。我国刑法一般对假释已决犯规定了应当接受当地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的监督的条文,并未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监管条文。而刑满释放是犯罪分子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无条件地回到社会上去,不存在执行剩余刑期的问题。
犯罪分子刑满释放后,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主动交待漏罪事实的,属于自首的情节。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