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民间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时间:2025-03-12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7207
随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除了从传统金融机构融资外,还可以通过民间融资、互联网融资等途径,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将着重剖析民间融资和互联网融资的刑法风险,以此来了解企业融资的刑法风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民间融资是通过社会关系媒介,如“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它的灵活便利吸引了社会闲散资金,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民间融资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企业通过这种渠道融资存在一定的刑法风险。

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未经批准或借用合法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推介会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只要企业通过民间渠道融资满足这些条件,就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例如,尤湖XX公司以虚假宣传的方式吸引社会群众购买塔位,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超过1.07亿余元,最终被法院认定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与互联网融资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律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由于对集资诈骗行为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对此罪的认定标准应当明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情形包括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肆意挥霍集资款、携带集资款逃匿等。企业通过互联网融资,特别是P2P平台,更容易触发集资诈骗罪的指控。

例如,吴英案中的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高额利息吸引投资者进行非法集资,最终被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定罪。

互联网融资的特殊法律风险

互联网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具有灵活便利的优势,但也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法律风险。

首先,互联网融资更容易触发“涉众型”罪名。通过互联网发布融资信息,企业很难控制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宣传效果,从而更容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

其次,互联网融资不利于企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企业通过互联网融资吸引来自各地的投资者,一旦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往往无法及时联系到每一位投资者,导致无法快速止损。

因此,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融资时,需要认识到这些特殊法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国外监管措施借鉴

    众筹的概述、特点、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域外众筹规制措施的借鉴。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传播的特性,为中小企业、创业者或个人进行融资提供了便利。随着众筹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众筹的监管需求增加,可借鉴英国等地的监管措施,为规范国内众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是怎么的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以及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包括严控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以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多方面治理和稳健应对。非法集资犯罪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触犯的罪状,如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数额越大,判决越重。

  • 涉嫌非法集资罪怎么判

    涉嫌非法集资罪的判决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根据金额大小和相关情节,判刑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并可能面临罚款或没收财产。非法集资还可能被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当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涉及一定金额或人数时,应依法追诉。

  • 非法集资犯罪如何认定

    非法集资犯罪的认定问题,指出非法集资并非独立罪名,而是属于刑法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一部分。文章还详细阐述了非法集资的定义、主要特征以及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法律,非法集资行为会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承诺提供投资回报并通常采用合法形

  • 非法集资受害人不去报案有啥后果吗
  • 受到蒙骗进行非法集资是犯罪吗
  • 非法集资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