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法律对结婚自主权的限制有哪些?
婚姻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婚姻自由决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在婚姻问题上为所欲为。有权利就有义务,有自由就有约束。如何处理婚姻问题并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双方、下一代、家庭和社会利益的重要问题。因此,我国相关法律具体指明了婚姻自由的范围,这也可视为对婚姻自由权的限制。这里我们首先说明法律对结婚自主权的限制。
1、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法定婚龄是法律所确认的准许结婚的最低年龄。我国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在法定婚龄以下结婚,视为非法。
2、符合一夫一妻制。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禁止重婚。有配偶者只有在配偶死亡后或离婚后才能再行结婚。结婚自由不包括重婚自由。
3、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因此,下列血亲均依法禁止结婚:①兄弟姐妹;②伯、叔、姑与侄、侄女、舅、姨与甥、甥女;③堂兄弟姐妹、表演兄弟姐妹;
4、禁止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患麻疯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
5、结婚必须履行法定程序。结婚登记是我国法定的结婚程序。《婚姻法》第7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1994年,民政部公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对此作了具体规定。
6、现向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不准同外国人结婚。
二、我国法律对离婚自由权的限制有哪些?
如前所述,婚姻是关系到双方、下一代、家庭和社会利益的重要问题,当事人在处理离婚问题时应负有高度责任感,我们反对轻率离婚。因此,法律在保障离婚自主权的同时,反对轻率离婚,对离婚自主权作了一定的限制。
1、双方自愿离婚的,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离婚登记,同时必须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已有适当的安排和对财产问题已有适当的处理。
2、一方要求离婚、他方不同意的,我国婚姻法规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可见,一方要求离婚的,必须经严格的法律程序而且主要是以诉讼方式解决。
3、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4、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婚姻自由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婚姻自由包括选择对象、缔结婚姻和决定离婚的自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相互补充,保证个人在婚姻关系中的自主权利。然而,婚姻自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不能损害家庭、子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正确行使婚姻自由权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问题。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实施者承担民事责任并支付损害赔偿。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构成多项罪名,包括虐待罪、侮辱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
精神病人离婚问题的法律解读。根据《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对于一方患精神病并要求离婚的情况,法律在保障婚姻自由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患者治疗和生活安置的利益。处理方式包括工作协调、思想工作等。离婚的前提是夫妻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同时必须对精神病人进行妥
在婚姻自由原则下,子女对于父母离婚没有干涉的权利,且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的原则并保护子女的权益。离婚诉讼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包括调解无效的情形、宣告失踪的一方离婚的处理等。同时,对于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括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情况,将受到法律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