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是互联网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或地理位置。域名是一个IP地址上有“面具”,方便记忆和沟通的一组服务器的地址。
第一个注册的域名是在1985年1月注册的。
当事人之间关于域名的纠纷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解决,这属于民事纠纷的范畴。
当涉及到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的争议时,可以向认可的争议解决机构投诉,并由其受理和解决。
如果纠纷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可以选择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
由于域名争议具有专业性,所以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适用于因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或使用引发的争议。争议域名应限于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管理的CN域名和中文域名。但是,已注册满两年的域名争议将不予受理。
域名争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可的争议解决机构受理和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涉及域名侵权纠纷的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于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情况,可以视原告发现该域名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为侵权行为地。
涉外域名纠纷案件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国际组织,或者域名注册地在外国的案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涉外域名纠纷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管辖。
域名的概念、发展历程、争议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知识。域名是互联网上计算机的名称,用于标识电子方位或地理位置。移动域名争议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和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的民事纠纷相关法律也适用于
在依据解决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在地的中国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基于协议提请中国仲裁机构仲裁。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作出的裁决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域名抢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向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申请仲裁,并且提交文件,由机关机构作出裁决。第十五条 在依据本办法提出投诉之前,争议解决程序进行中,或者专家组作出裁决后,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均可以就同一争议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根据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该争议被提交位于C国的仲裁机构进行网上仲裁。仲裁庭由D国、E国及F国的仲裁员组成,仲裁的开庭及审理是通过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仲裁,被称之为网上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