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扭送 > 一、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

一、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

时间:2025-05-02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4304
在我国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和治安处罚,治安处罚一般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才进行处罚的,如果公民发现有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时,那么治安违法扭送法律依据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具有以下情形的人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二、扭送适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扭送制度的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扭送的法律性质规定不明确,对扭送主体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界定和权利保障机制。

与其他国家的法律相比,我国的扭送制度并非刑事强制措施,而是公民根据法律赋予的一项权利。然而,目前我国的扭送制度在法律性质上缺乏明确规定,对扭送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机制存在不确定性。

(二)扭送实施中对扭送对象的人权保障不够。

扭送制度的对象包括现行犯、通缉犯、越狱犯和被追捕者。虽然公民对具有法定情形的人实施扭送是法律所鼓励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将仅违反公共道德的人扭送到有关部门的情况。扭送实施的随意性较大,对扭送对象的确定也较为困难。此外,普通公民缺乏侦查权、强制能力和相关专业训练,执法机关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捕情况。然而,扭送制度缺乏相应规定,增加了扭送对象的人权遭受侵害的风险。

(三)扭送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易被滥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扭送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无法应对具体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扭送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容易被滥用。这导致扭送功能的发挥几乎处于沉睡状态,无法营造敢于与犯罪做斗争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在主体、客体和客观三个方面存在相同的构成要件,但最大的区别在于治安管理违法行为不以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13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和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予处罚。

客体要件: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必须侵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对于不具备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没有处罚的必要。

客观要件: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必须具备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方式,并且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仅有主观恶意而未实施任何行为,则不构成违法。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是否需要主观过错作为构成要件存在争议。权威人士认为,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是比较轻微的违法行为,行政活动注重效率,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视为构成违法。然而,公安机关在决定是否处罚以及从轻、从重处罚时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以确保处罚的合理性。

需要注意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某些特定违法行为明确要求主观要件的存在,例如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以及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代为销售。对于这些行为,必须依法确认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否则行为不构成违法。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扭送群众是否担责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时扭送群众的法律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是正当扭送且造成被扭送人员受伤,扭送群众通常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扭送错误或超出法定范围,则需承担责任。文章还介绍了正当防卫与扭送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单位和个人范

  • 一、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

    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分析了扭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如法律性质不明确、人权保障不足和规定过于抽象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和客观要件,并讨论了是否需要主观过错作为构成要件的问题。

  •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扭送的定义、性质及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扭送是公民将犯罪嫌疑人送交公、检、法机关处理的行为。异地扭送需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立即通知所在地公安机关。公民应注意及时交送、尊重被扭送人权益,并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工作。有效处理异地扭送,保障公民和被扭送人的合法

  •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后,是否可申请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如检察院未批准逮捕、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要求等,被拘留的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另外,行政拘留不可取保候审,而刑事拘留则可根据法律程序申

  • 扭送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
  •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