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的分类及修正完善
时间:2025-05-1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行政强制的分类
根据五部著作的不同观点比较和总结,行政强制的分类应在“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分说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构建我国的行政强制分类体系。具体思路如下:
二、按照实施程序进行分类
首先,将非执行性行政强制分为即时强制和一般程序行政强制。即时强制是指在实施具体物理强制手段之前不存在宣告、告诫程序,直接以物理强制手段本身宣告行政强制的情况。一般程序行政强制是指在实施具体物理强制手段之前存在宣告、告诫程序的情况。这样的分类标准是根据行政强制是否可分为基础性和执行性两部分,以及根据实施具体物理强制手段前是否存在宣告、告诫来区分。即时强制需要特别对待,因为它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是许多行政法学前辈对即时强制青睐的原因。其次,按照实施程序的区别,非执行性行政强制还可以参考行政处罚程序分为简易程序和非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指行政执法人员根据法律规定现场直接决定的行政强制,即即时强制。非简易程序是指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的行政强制。非简易程序对行政强制权力的制约意义在于对紧迫性不强但对行政相对人侵害较大的行政强制,通过裁执分离机制来设计不同的行政强制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制约行政强制权力的滥用。
三、按照行政目的进行分类
非执行性行政强制可以分为行政检查强制、行政保全强制(包括证据保全和执行保全)、制止、纠正、预防违法行为之行政强制和预防、救治公共危险之行政强制四类。1. 行政检查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信息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检查等方式的信息收集活动。2. 行政保全强制(包括证据保全和执行保全)是指行政机关为了行政处理的作出,所进行保全证据和控制预备成为处理结果执行标的物而所实施行政强制。3. 制止、纠正、预防违法行为之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对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对已经形成的违法状态进行纠正、对法律明文规定的违法可能进行预防的行政强制。4. 预防、救治公共危险之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法律规定的预防、救治洪灾、火灾、地震、传染病等公共危险职责的过程中,对不违法的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财物所采取的除征收、征用、检查等间接性、保障性行为以外的直接性的强制性预防、救治行为,例如对传染病人的强制治疗。
四、按照行政强制对象进行分类
行政强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人身非执行性行政强制和对非人身非执行性行政强制两大类。区分针对人身行政强制和非人身行政强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方面。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连带责任种类
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况及连带责任种类。《解释》明确指出了四种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情况,包括承包人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企业名义、建设工程未招标或中标无效、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
捕杀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
扣押与扣留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我国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扣押与扣留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等类型。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设定,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因此,扣押和扣留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类型,且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采取。
-
案情
-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