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一、企业规模裁员的法定经济补偿规定

一、企业规模裁员的法定经济补偿规定

时间:2025-05-3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6325
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解散裁员是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关于这个问题公司是应该给经济补偿金的。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裁员必须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可能大家对这个问题并不了解,那么手心律师小编今天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进行规模以上裁减人员时,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在经过听取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进行裁减人员的操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法律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来确定的。每满一年工作,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需要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但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月工资的计算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根据以上规定,法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为: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以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企业个别裁员的法定经济补偿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的规定,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时,用人单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法律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与规模裁减人员相同: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以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三、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依据

企业在裁员时,如果不符合裁员的法定条件或没有履行法定的裁员程序,就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在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或金额主要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在协商确定经济补偿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法律规定的裁员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法律规定的裁员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是最主要的参考依据。

2、剩余劳动合同期限

对于没有到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剩余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3、特殊情况下的额外经济补偿

对于因工负伤、医疗期内、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者,法律规定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裁员。在采用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格外慎重考虑,并给予额外经济补偿。

4、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寻找新工作机会的难度

对于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需要结合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收入水平以及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难度来确定经济补偿方案。

5、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处于劳动争议程序的劳动者

对于已经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处于劳动争议程序的劳动者,需要结合违反规章制度的严重性以及劳动争议双方胜算的合理性来确定补偿比例。

6、工资水平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

对于工资水平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在协商时需要考虑实际工资与法定工资上限的差额。

7、竞业限制和裁员经济补偿

对于与公司签定过竞业限制的劳动者,竞业限制补偿方案和裁员经济补偿需要综合考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临聘人员转正机会很小,只可能在事业单位获得编制。临聘人员与劳务派遣人员在劳动关系、退休及福利待遇上有差异,但用工期间待遇相同。临聘教师为临时聘用教师,面临待遇不如正式教师和失业风险。临聘员工与正式员工存在区别,临时员工权益较难

  • 公司经营不善裁员的补偿规定

    我国关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裁员时的补偿规定。被裁员的职工有权根据工作年限获得经济补偿,每工作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在裁员前,公司需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公司应优先留用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等人员。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工资和工作时间确定,

  •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 工作后自动离职的后果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