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办法旨在规范律师事务所的收费行为,保护委托人和律师的合法权益,促进律师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司法部《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区行政区域内注册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包括省外律师事务所在我区行政区域内注册设立的分所)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收费行为。对于律师事务所在异地提供法律服务的情况,可以执行本办法或者提供法律服务所在地的收费规定,具体收费标准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律师服务收费应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律师事务所应方便委托人,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法律服务成本,为委托人提供方便优质的法律服务。
律师服务收费分为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
律师事务所提供以下法律服务时,应按政府指导价收费:
律师事务所提供其他法律服务的收费按市场调节价执行。
律师事务所应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收费幅度内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市场调节价的律师服务收费方式和标准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在协商律师服务收费时,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应考虑以下因素: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用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具体收费方式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计件收费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计时收费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计时收费按照律师办理法律事务的实际工作时间确定。如果办理法律事务需要多名律师参与,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工作时间确定费用。
计费工作时间包括律师了解案情、调查取证、查阅案卷、起草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件,会见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出庭、参与调解和办理其他相关法律事务的时间。律师出席法庭的计费时间按实际出席时间的两倍计算;律师办理法律事务时花费在旅途的时间和复印案卷材料时间,按实际所用时间的一半计时。律师事务所应向委托人提供工作清单,详细列出计费工作时间。委托人也可以与律师事务所协商,对计费工作时间进行包干。
律师个人的计时收费标准由各律师事务所根据律师的执业年限、服务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确定,并在律师事务所内公布。
风险代理是指律师事务所在合同中约定律师服务费与服务结果挂钩,承担可能难以足额收取服务费用的风险,先期委派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行为。
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时,律师事务所应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标准或比例以及违约责任等。
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时,最高收费金额不得超过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如果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以下情形除外:
禁止在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中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时,如果委托人被告知收费标准后愿意协商收费,律师事务所可以协商收费。实行协商收费时,律师事务所应与委托人签订特别收费条款或协议,明确委托人已被告知收费标准并确认案件的重大、复杂、疑难性,以及协商确定的具体收费数额等。
律师事务所应严格执行自治区物价局会同自治区司法厅制定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
律师事务所应在业务接待场所或收费地点醒目位置公示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等相关政策依据,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律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时,应向委托人介绍收费方式及收费计算方法,并在双方协商一致后,与委托人签订律师服务收费合同或在委托代理合同中载明收费条款。
收费合同或收费条款应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争议标的、收费方式、收费数额、付款和结算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律师事务所在签订合同后,不得单方面变更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数额。确需变更的,律师事务所必须事先获得委托人的书面同意。
律师事务所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代委托人支付的诉讼费、仲裁费、鉴定费、公证费和查档费、资料复印费等不属于律师服务费,由委托人另行支付。
律师事务所需要预收办案差旅费的,可以选择费用包干或报销实际支出两种结算方式。
律师事务所需要预收办案差旅费时,应向委托人提供费用概算,并经协商一致后由双方签字确认。如果需要变更费用概算,律师事务所必须事先获得委托人的书面同意。
在结算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涉及的费用时,律师事务所应向委托人提供代其支付的费用和办案差旅费清单及有效凭证。如果无法提供有效凭证的部分,委托人可以选择不支付。双方可以协商采用费用包干方式结算。
律师服务费、代委托人支付的费用和办案差旅费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取。除此之外,律师事务所及承办律师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委托人收取其他费用。
律师事务所收取律师服务费时,应向委托人提供符合税务部门规定的合法票据。
如果因律师过错或无正当理由要求终止委托关系,或因委托人过错或无正当理由要求终止委托关系,涉及费用的退补和赔偿事宜按照律师服务收费合同或委托代理合同约定的收费条款处理。如果没有约定,按照《合同法》的原则处理。
律师事务所接受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时,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费用。
对于经济确有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公民,律师事务所可以酌情减收或免收律师服务费。
如果发生律师服务收费争议,律师事务所应与委托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律师协会、司法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事务所应前往当地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服务性收费许可证》,并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组织的年度收费审验。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律师事务所收费及服务活动的监督检查。
在检查中发现律师事务所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价格主管部门可以依照《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规实施行政处罚;对于违反《律师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行为,司法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存在价格违法行为,可以通过电话、来访、函件等形式向价格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或律师协会举报、投诉。
本办法由自治区物价局会同自治区司法厅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一律废止,以本办法为准。
律师催告函的文书范本及使用方法。催告函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在撰写正文时,需要阐明事实、讲明法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律师催告函要注意律师事务所的盖章、避免使用不当语言、结合正确的法律分析提出请求、参考相关法律分析和法规以及保持简洁明了的
法律服务收费标准,包括代理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以及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和办理二审、发回重审案件的收费标准。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根据诉讼标的额实行差额定率累进制收费。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旨在规范律师事务所的收费行为,保护委托人和律师的权益,促进律师服务业的发展。该办法适用于特定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对于律师服务收费原则、收费形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具体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和标准协商确定因素等方面进行
非律师代理人在处理刑事案件时,会见被告人的权利问题。非律师代理人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许可才能会见被告人。辩护律师在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需遵守特定程序,如出示相关证件,并且不得被监听。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进行多项工作,如会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