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但是本案中王某某并不知道他还在受前一婚姻关系的约束,王某某没有重婚的故意,也不存在过失,所以不构成重婚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在客观上必须有重婚行为,即: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街道办办理离婚手续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本案中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并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只是在办理离婚的程序上不合法而导致离婚无效。本案王某某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都“认为自己是已离婚的”不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根据题意,王某某并不知道离婚证无效,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已离婚了。
在实践中,重婚行为的情节和危害有轻重大小之分。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有重婚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重婚罪。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王某某的行为即使欠缺一些离婚上的形式要件,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客观上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但远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当事人自愿离婚,后签订了合法的离婚协议书,由于程序原因导致离婚无效,但王某某在自认为离婚的基础上与之结婚,无主观故意,没什么社会违害,不应认定为犯罪。
协议离婚的法律优势和缺点。协议离婚具有时间短、费用低、压力小的优势,但存在法律风险、适用范围有限以及缺乏强制执行力的缺点。协议离婚适用于达成一致意见且无分歧的夫妻,但需注意离婚协议书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且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书的关系。民事调解书是解除夫妻关系的协议书,生效后即意味着离婚,与法院判决书和民政局离婚证有同等效力。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和效力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阶段。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及相关流程。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捺印后生效,法院可当庭告知或十日内发送民事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具有法律效力。离婚诉讼流程包括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受理、调解、开庭审判等步骤,调解不成功则进行法庭审理并判决。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离婚调解协议具有契约性质,经法院确认后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对此法律关系发生争议。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决书一样,当事人丧失上诉权。调解书有给付内容且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调解结束可以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