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死亡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被保险人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死亡,例如疾病或意外事故。被保险人故意结束自己的生命即自杀,则不属于此类情况。自杀是被保险人自愿决定的行为,而非外部因素所致。同时,保险合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保险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而被保险人自杀并非不确定事件,而是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如果被保险人在签订合同时已有自杀意图,情况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保险人和投保人是同一人,则不排除投保人有以自杀来获取保险金的意图,实际上是一种欺诈行为。因此,根据本条规定,对于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如果被保险人自杀,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同时,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并非保险人所有。根据公平原则,根据本条规定,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单的现金价值退还投保人已支付的保险费。
在签订保险合同之后经过较长时间被保险人自杀的情况,通常不是在签订合同时可以预见的行为。因为根据常理,自杀通常是在一时想不开的情况下发生的,很难设想一个有自杀意图的人会将自杀行为拖延几年之后才实施。即使被保险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自杀意图,经过几年后也往往会放弃这种念头。因此,签订合同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自杀行为符合保险事故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基于这一点,对于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合同,在成立之日起满两年后,如果被保险人自杀,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给付保险金。
过失犯罪的保险赔偿问题,主要讨论了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原因,包括投保人隐瞒病情和虚报职业工种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和保险人的责任进行了规定,并强调保险人有义务向投保人详细说明保险合同条款内容。投保人应如实告知相关情况,
附和合同的定义、特征以及在保险合同中的应用。附和合同是一方预先制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接受或不接受的合同形式。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只能被动服从保险方提出的条件,具有强附和性。保险法规定,在保险合同争议时,应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
死亡保险合同中关于自杀条款的细节。通常,保险合同保障的是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死亡,自杀属于被保险人自愿行为,不属于保险事故的不确定性范围。若被保险人在签订合同时已有自杀意图,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合同签订后满两年后发生的自杀行为,符合保险事故的
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说明义务,特别是针对免责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需对保险合同条款进行说明,以确保投保人正确理解合同内容和保险责任。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保险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提示和解释,以确保投保人理解其含义和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