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意外伤害险 > 以房养老和养儿防老哪个更告谱

以房养老和养儿防老哪个更告谱

时间:2019-08-0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0
2014年7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但是政策出台后并不被大家看好,究其原因主要受传统养老观念、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动产价值增贬预期、产权处置等因素影响。

以房养老,学名“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通俗来说就是“倒按揭”,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翻译过来就是,有房子的老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之后依然可以继续住在这个房子里,而保险公司会按约定按时给老人发放养老金。老人离世之后,保险公司将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

政策出台后,愿意选择“以房养老”的家庭寥寥无几,而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认同度不高。在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人难以接受“以房养老”。

其二,以房养老难以满足老人精神方面需求。

其三,不动产价值增贬预期难判,以房养老产品存风险。对于开展“以房养老”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这种对房产进行的“倒按揭”方式也并非常规业务,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业务规则可以借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另有金融业人士认为,中国房屋产权70年,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差异。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未知风险。

其四,按揭期限也难以确定。不同于传统房产按揭合同中对还款期限所作的明确规定,由于人的寿命难以预期,“倒按揭”的期限无法事先确定,每月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金数额难以准确计算。

对于“以房养老”,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老人A:“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还完按揭,房子肯定留给儿子,我要是以房养老,啥都没留下,以后怎么和儿子相处,不都给银行打工了?”

网友B:“子女在一二线城市生活也不容易,医疗、教育等各种成本都不低,我会把房子交给他们处置,卖也好,租也好,都能给他们增加一些收益。”

失独者C在被问及是否会选择“以房养老”时,她坚决表示不同意,“我们希望政府提供更方便多样的养老服务,并给予失独家庭更多精神关怀,金钱倒不是最重要的。”

网友D:上涨收益怎么算“谁说了算”。“房子被拿走,保险公司或银行就会占据话语主动权。而一线城市房子涨价潜力较大,将来老人在分享房屋上涨收益时很容易‘被缩水’。”

也有人表示:“一方面,今后的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家庭结构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多,也会有更多的房子被闲置,老人也没必要‘守着金饭碗讨饭’,会有更多人接受‘以房养老’等养老方式。”

究竟是该“以房养老”还是“养儿防老”,相信大家早已有了答案。而“以房养老”要想真的做好,除由保险机构为主体操作外,还需要住建、民政和财政等多部门的配合及政策配套,特别是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晰,形成统一的操作平台。出台政策更应兼顾特殊客户群体——老年人的根本保障。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飞机延误险索赔条件

    飞机延误险的索赔条件和赔偿方式。被保险人可在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导致飞机延误,且延误一定小时数后提出索赔,需准备飞机延误证明、飞机票、登机牌和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选择中国平安的飞机延误险可网上索赔,简化手续。航班延误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当航班延误超过2小

  • 上班路上被车撞上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理赔范围吗

    上班路上被车撞上的意外伤害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根据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的约定,这种情况属于理赔范围,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对身故、残疾和烧烫伤进行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保险金额,具体赔偿方式包括身故赔偿、伤残赔偿和烧烫伤赔偿。

  • 一、投资型保险的分类

    投资型保险的分类及简介。投资型保险分为分红险、**寿险和投资联结险三类,各有不同的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随着金融环境变化,投资型保险逐渐受到欢迎。其与传统保险最大区别在于投资选择权和风险的转移。投资型保险最早出现在荷兰,并在全球多地得到发展,尤其在澳

  • 人身保险费率的定义和组成

    人身保险费率的定义和组成,包括纯费率和附加费率两部分。文章还介绍了人身保险费率的获取方法,包括观察法、分类法和增减法。其中,观察法适用于无法获取足够统计数据的保险标的;分类法则是现代保险经营中常用的保费确定方法;增减法则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费率的方法。

  • 保费及其定义
  • 关于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
  • 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及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