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公开场合当众侮辱他人人格可否申诉精神损害赔偿

公开场合当众侮辱他人人格可否申诉精神损害赔偿

时间:2025-04-24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0790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具有名誉权,而名誉权是人格的一部分,任何人不对恶意中伤、侮辱他人人格,如果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公开场合当众侮辱他人人格可否申诉精神损害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依据法律规定可申诉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当公开场合当众侮辱他人人格时,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具体而言,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以及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如果在公开场合遭受非法侵害,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此外,如果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人民法院也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二、赔偿责任的具体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和第十条的规定,对于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判决赔偿的具体责任如下:

1. 如果侵权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情况下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2. 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3. 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对于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侮辱他人人格可不可以拘留

一、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公然侮辱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进行治安拘留;如果情节较重,可以处以拘留和罚款的组合处罚。

具体而言,以下行为之一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二、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行为,只有被告告诉的才会受到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

    名誉侵权案件中的证据要求及确定名誉侵权责任的要素。涉及侵权事实的证据包括文字、音像制品、口头及其他形式的侵权证据,侵权后果的证据需证明直接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法人需提交资格证明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诉讼需授权委托书。确定名誉侵权责任考虑主观过

  • 人身权属于侵权责任范围吗?

    人身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包括人身权益的侵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因残疾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害人死亡产生的费用等。同时,提到了最新资

  • 赔偿方式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物、恢复原状等。在确定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形式给予一定额度的赔偿。同时,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并造成精神损害时,还应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负有保密患者隐私的义务,若泄露隐私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法律规定了不必要的检查行为及干扰医疗秩序的行为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 精神伤害与赔偿问题的法律分析
  •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