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是指婚姻关系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者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理由。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诉状后,经过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决定立案审理,即受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进行调查工作并作出判决之前的一系列程序。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查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审理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人民法院在受理离婚案件后,根据事实查明和是非分辨,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消除分歧、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具有与判决书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
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开庭审理。开庭审理的步骤如下:
根据庭审情况,可以再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即行宣判。人民法院的审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审判的案件,应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宣判后发送判决书。
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由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以下情况为例外: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抚养权的分配与轮流抚养问题。在考虑轮流抚养时,需要满足法院处理、保护子女利益和双方协商同意三个条件。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由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则由法院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抚养权归生父母所有,除非继父母愿意继续抚养。
抚养权和监护权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及其区别。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涉及共同生活的决定权,在子女成年时消失。监护权则是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督、保护权,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文章还指出我国立法关于抚养权的不足,包括缺乏抚养权定
抚养权的变更方式和审理程序。变更抚养权有两种方式:双方协议变更和一方起诉变更,都需要法院认可。另行起诉是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途径。支持变更抚养关系具备法定事由,法院应予准许。对于单方面擅自变更抚养关系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没有正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解决方式,包括夫妻双方的协商和诉讼解决。在诉讼过程中,需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审查起诉状并尝试通过调解解决争议。若调解无果,法院将开庭审理并根据证据作出判决。最后,需办理户口变更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