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离婚,财产分割也能达成一致意见,但就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律师可以进行调解。这种情况下,往往涉及到感情因素,一方担心支付的抚养费未被用于孩子身上。然而,由于子女是双方的骨肉,真正不念亲情的当事人极少。
双方当事人仅在财产问题上无法达成协议,且双方差距不大的情况下。
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细枝末节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
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不愿回原籍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
当涉及财产数额较大且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但当事人对财产分割与损害赔偿额分歧较小。
重大过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很难进行调解。这是因为调解需要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方往往因为害怕施暴方而不敢主张或坚持自己的权利,缺乏与受害人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权利结构的失衡使得调解所需的平等和自愿无法实现。调解的前提是双方对冲突的发生都有责任,即使受害人在婚姻中有所谓的过错,也不应该遭受暴力。因此,受害人并不应该对自己受害负有任何责任。家庭心理学告诉我们,驱使暴力行为发生的是加害人内心强烈的控制欲。所谓受害人过错只是加害人为自己行为寻找借口的说辞。要求受害人改变自己以换取不再受到暴力对待的“待遇”,等于在说受害人有错才会遭受暴力。
调解要求双方都要放弃一部分权益,但对受害人来说,根本没有可以放弃的权益,因为他们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人身权利是任何公民都不能放弃的。对加害人来说,调解要求他们停止殴打家庭成员,但殴打家庭成员并不是加害人的权利,停止殴打更不是他们放弃的权益。如果将停止殴打家庭成员作为加害人的让步,等于在说加害人有殴打他人的权利。
缺席离婚案件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被告下落不明,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缺席开庭;另一种是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而缺席开庭。在办理这类案件时,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双方感情是否破裂难以认定,子女抚育问题难以处理,财产状况难以查明,离婚的目的难以识别,调解前置程序难以落实。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在我国《婚姻法》规定中,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孩子非男方的情况不受此限。如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有权利提出离婚。怀孕期间的离婚程序包括申请协议离婚、审查、登记和撤销等步骤,男女双方需协商并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离婚案件中原告撤诉或按撤诉处理后的再次起诉问题。六个月内若无新情况、新理由,法院将不予受理。文章以张男和李女的案例为例,说明离婚案件中的撤诉和重新起诉规则,并提出双方协商、寻找新证据和情况以及在六个月后重新起诉的解决方法。
徐某诉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徐某的游戏账号被该公司封停,导致无法登录游戏,引发侵权纠纷。法院认为互联网公司应证明徐某是否传播非法网站的行为及封停行为的合法性,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互联网公司撤回上诉。该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