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离婚,财产分割也能达成一致意见,但就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律师可以进行调解。这种情况下,往往涉及到感情因素,一方担心支付的抚养费未被用于孩子身上。然而,由于子女是双方的骨肉,真正不念亲情的当事人极少。
双方当事人仅在财产问题上无法达成协议,且双方差距不大的情况下。
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细枝末节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
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不愿回原籍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
当涉及财产数额较大且一方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但当事人对财产分割与损害赔偿额分歧较小。
重大过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很难进行调解。这是因为调解需要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方往往因为害怕施暴方而不敢主张或坚持自己的权利,缺乏与受害人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权利结构的失衡使得调解所需的平等和自愿无法实现。调解的前提是双方对冲突的发生都有责任,即使受害人在婚姻中有所谓的过错,也不应该遭受暴力。因此,受害人并不应该对自己受害负有任何责任。家庭心理学告诉我们,驱使暴力行为发生的是加害人内心强烈的控制欲。所谓受害人过错只是加害人为自己行为寻找借口的说辞。要求受害人改变自己以换取不再受到暴力对待的“待遇”,等于在说受害人有错才会遭受暴力。
调解要求双方都要放弃一部分权益,但对受害人来说,根本没有可以放弃的权益,因为他们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人身权利是任何公民都不能放弃的。对加害人来说,调解要求他们停止殴打家庭成员,但殴打家庭成员并不是加害人的权利,停止殴打更不是他们放弃的权益。如果将停止殴打家庭成员作为加害人的让步,等于在说加害人有殴打他人的权利。
缺席离婚案件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被告下落不明,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缺席开庭;另一种是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而缺席开庭。在办理这类案件时,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双方感情是否破裂难以认定,子女抚育问题难以处理,财产状况难以查明,离婚的目的难以识别,调解前置程序难以落实。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