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登记制度的概述
时间:2025-05-13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出版外国图书合同登记
合同登记制度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登记的方式对涉外出版进行管理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进一步规范版权贸易,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减少合同纠纷和侵权行为。
一、合同登记的对象和范围
合同登记适用于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外国图书,包括翻译、重印出版和配合图书出版的音像制品。出版单位在与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后,应将合同报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在山东省,版权局负责对全省出版外国图书合同进行登记。
二、登记程序
图书出版单位在合同签字之日起7日内进行合同登记。
(一)图书出版单位需提交的文件
1. 出版社与外国作品原著作权人签定的图书出版合同正本1份,复印件2份及中文文本1份(参见B式样9);2. 出版社与中介机构签定图书出版合同的,除提交上述合同外,还需提交外国作品原著作权人的授权书正本、复印件各1份;3. 合同登记表1份(加盖单位公章)(参见B表4)。
(二)登记程序
省版权局收到登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办理登记,并在合同上加盖“著作权合同登记章”。合同登记号为图字:(地区编号)—年代—(顺序号)。
(三)登记后的手续
图书出版单位可凭盖有“著作权合同登记章”的出版合同,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售付汇手续,并在图书上注明省版权局授予的合同登记号。图书出版后,图书出版单位须向省版权局提交样本。
(四)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作品的登记
以图书形式出版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作品的合同登记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登记制度的概述
合同登记制度,这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外出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该制度旨在规范版权贸易,保护著作权人权益,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登记适用于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外国图书及相关音像制品,出版单位需在合同签字后7日内提交相关文件进行登记。登记后,出版单位可凭盖
-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的问题。为了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并采取防范措施。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审查稿件的独创性,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并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同时,根据《著作权法
-
许可协议
关于特定卡通形象的许可协议内容。协议明确了许可对象及其创作方和版权方。许可内容包括独占性或非独占性使用权、使用方式、许可区域和期限等,并详细规定了许可费用的总额和支付进度。此外,还提到了相关事项如交付许可对象的标准彩色印刷图案等。
-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区别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权利,而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两者有重叠之处,但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属于其范畴之内。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复制、发行
-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须知内容
-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
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