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权力制约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权力制约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时间:2025-03-04 浏览:5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0306
59.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约原则?()(2011年卷一多选第59题)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相互之间的制约。在我国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对国家权力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一规定确保了人民对国家权力活动的监督和制约。

二、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一规定赋予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权,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三、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内部的相互监督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一规定确保了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内部的相互监督,以保障法律的正确执行。

我国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定

我国宪法第六至十八条对经济制度作了专门规定。根据宪法修正案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规定,以下选项是正确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规定强调了法律在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规定确认了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除第九、十二、十八条外,其他各条都进行过修改

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宪法第六至十八条的规定进行了修改,除第九、十二、十八条外,其他各条都进行过修改。这一规定反映了我国对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这一规定明确了农村合作经济的性质和农民的经营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规定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以下选项是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正确规定:

一、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委会提出法律案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二、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3次委员长会议审议后再交付常委会表决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因此,应当由常委会审议,而非委员长会议审议。

三、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草案公布,征求意见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因此,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的草案仅仅是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

四、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

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公民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指一国宪法确认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选项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正确规定:

一、人权是基本权利的来源,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

人权是指人生而就有且普遍享有的权利。基本权利是人权宪法化的具体表现,即将人权纳入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范围。

二、我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

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出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四大特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主要表现在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以及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

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以下选项是关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正确规定:

一、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组成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也可以参加村民会议。

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三、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四、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包括宪法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方面。在成文宪法国家,这两个层次容易区分。但在非成文宪法国家,人身自由的保护也存在宪法层次和法律层次上的保护。宪法保护具有宣示性和原则性,而法律保护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使宪法规定的权利具有实际的可操

  • 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原则

    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原则,包括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以及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的处理原则。文中提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依次递减。当发生冲突时,应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对于

  • 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包括重视保障人权、专门宪法监督、与国际法结合等。同时,文章还涉及国务院的组成和职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全国人大的职权等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相关内容,如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司法机关和法

  • 什么是法不责众

    “法不责众”这一法律原则的内涵和影响。虽然法理上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在现实中这种观念具有一定影响力。文中强调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存在大量“法不责众”现象,而应以法治思维行事,确保人人有安全感。同时,宪法规定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必

  •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及合理性
  • 树立与强化宪法权威,必然要求坚定地守持和维护公平正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