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抗诉权主体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一审刑事判决不服,没有上诉权,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的5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前提是认为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错误的表现形式包括: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
抗诉应以书面形式,即必须制作抗诉书,不能采用口头形式。抗诉只能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不能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抗诉期内的撤回:人民检察院在抗诉期内撤回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不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移送案件。
抗诉期满后的撤回:如果在抗诉期满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宣告裁判之前撤回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
对于在抗诉期满前撤回抗诉的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对于在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抗诉,并且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书送达原抗诉的检察院机关之日起生效。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或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违法所得没收的法律程序。申请由市一级检察院向中级法院提出,法院审查并受理后发布公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等可参加诉讼。审理后作出没收或驳回裁定,如有不服可上诉或抗诉。该程序在打击贪污贿赂和恐怖活动犯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确保法律的权
如何申请检察院启动刑事抗诉程序。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五日内应作出决定并答复。同时,上诉和抗诉的期限分别为十日和五日,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
我国二审终审制下如何纠正错误判决的问题。当事人如认为一、二审判决存在重大误判,可申请再审或向检察院提起抗诉。已生效的判决如存在错误,可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要求再审、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权或当事人申诉来纠正。这些途径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