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财政部的通知,自10月1日起,伤残人员(包括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以及“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将提高15%。同时,农村“三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将提高30%。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将每人每年提高2400元,烈士老年子女的生活补助标准将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这些提标经费将由中央财政承担。
此外,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将从现行的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10元,参战参试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将从现行的每人每月360元提高至460元。农村籍老义务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将增加每月补助5元。这些提标经费将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根据调整后的标准,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的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60210元、58310元、56400元,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7850元、7610元、7360元。居住在城镇的烈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9120元,居住在农村的烈属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451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1750元、41750元和18840元。
据悉,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第22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第25次提高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也是近年来优抚对象提标幅度较大的一次。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此次提标新增第四季度投入经费19亿元,全年共安排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经费337亿元。
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如下: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参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的通知《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的通知《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36号)的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具体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如下:
不同等级的交通事故致残情况,详细列举了一至八级伤残肢体损伤的定义和情况,包括各肢体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和范围。不同等级伤残的划分基于肢体损伤程度,从三肢以上缺失到双手感觉完全缺失等不同情况都有详细的说明。
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发放标准和工伤伤残鉴定方法。五级伤残职工可获得相当于本人工资18个月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除补助金外,他们还享受保留劳动关系、获得伤残津贴、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工伤伤残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由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的抚恤金发放标准。根据不同的死亡原因,如烈士和因公牺牲、病故等,发放标准有所不同。同时,对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抚恤金发放也按照
工伤赔偿标准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同时,也探讨了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医疗费、工伤康复费等相关费用的支付标准和规定。此外,文章还涉及工伤复发待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