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离婚后果透析

离婚后果透析

时间:2022-01-1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229

为了孩子,坚持、再坚持!亲身体会了那种痛,不要孩子再重复一次,痛彻心扉的感觉!

离婚的法律后果

1. 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

离婚的直接法律后果是解除夫妻间的身份关系。夫妻身份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将随着婚姻关系的解除而自然消失。

1.1 共同生活的权利义务解除

夫妻不仅具有同居的权利和义务,还需要共同操持家务、料理家庭生活、互相帮助和照顾。一旦解除婚姻关系,这些权利义务也会结束,生活共同体也会解散。

1.2 扶养义务的解除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旦离婚,夫妻间扶助和供养的权利义务也会免除。任何一方都无权向对方索要扶养费,对方也没有再向索要方提供扶养费的义务。

1.3 法定继承人资格的丧失

在我国,配偶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离婚后,夫妻双方失去了法定继承人的身份,每一方都无权继承对方的遗产,夫妻间继承权因身份权的丧失而消失。

1.4 再婚自由

我国《婚姻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禁止重婚。有配偶者只有在配偶死亡或离婚后才享有再婚的自由。再婚是以终止原来的婚姻关系为前提的,因此再婚的自由也是离婚的一个法律后果。

2. 夫妻财产关系的变更

离婚终止了夫妻间的财产关系,离婚时需要处理夫妻财产的分割、债务的清偿以及经济帮助等问题。在处理中,应保障男女双方共同财产的平等权利,保护妇女和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无过错一方予以照顾,同时贯彻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3.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如果夫妻双方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个人所有,则在离婚时不需要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如果夫妻所得财产实行法定财产制或夫妻双方约定为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则需要对共同财产部分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夫妻个人财产,也不完全等同于家庭共同财产。如果家庭成员除了夫妻之外还有其他人拥有个人财产,或夫妻与其他人共同拥有财产,夫妻的共同财产需要从家庭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

4. 离婚时的债务清偿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1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由双方共同清偿。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财产归各自所有,则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确定。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为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共同义务所负的债务、为一方或双方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以及家庭在生产经营中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由本人偿还,不得要求用共同财产清偿,对方也无须负连带责任。

5.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36、3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离婚时子女抚养问题应按照以下处理方式:

5.1 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

一般情况下,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母方生活。但如果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母方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子女无法随母方生活,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5.2 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

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子女随其生活,一方具有以下情形,可优先考虑抚养权:

  •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 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 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 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另外,如果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3 子女抚养费的确定

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可按照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抚养费。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对于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养费应定时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于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情况,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6. 离婚时的救济方式

离婚时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方式:

6.1 家务补偿

如果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个人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予以补偿。

6.2 经济帮助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可以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的生活水平。一方可以通过提供住房等个人财产形式的帮助来解决另一方的生活困难。

离婚后的心理变化

1. 解脱感

离婚后大约有一半的人会感到轻松和解脱。多数离婚者认为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2. 孤独与心理震荡

离婚后,大多数人会感到孤独。离婚会导致心理震荡,包括消沉、忧虑、愤怒、丧失信心等情绪。

3. 社会压力

离婚者可能会感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被猜疑、议论和讥讽。他们也担心孩子的命运。

4. 对前配偶态度

尽管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可能对对方怨恨,但在离婚之后,一些人会回忆起前配偶好的地方,产生怀念之情,甚至恢复好感。

离婚引发的社会后果

离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后果,包括家庭解体、子女成长问题、社会舆论压力等。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他们可能面临家庭变故、心理困扰和学业等问题。

离婚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感情伤害

离婚对当事人的双方情感造成伤害。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对对方曾经展现过的美德行为进行指责,对缺点和过错进行批评。这样的指责和批评对人性的高尚产生质疑,对婚姻的美好产生怀疑,导致消极厌世情绪的产生。此外,离婚还会对离婚双方亲友之间的感情造成创伤,使亲家关系演变为仇家。

子女教育难

离婚导致单亲家庭增多,给子女教育带来困难。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痕,使他们无法得到完整的亲情关爱。在单亲家庭中,一些孩子因得不到严格的管教而变得放荡不羁,另一些则出现性格自闭、行为偏激的问题。再婚家庭又会因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关系难处而导致教育难题,严重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给老一辈留下负担

离婚后,很多人把子女留给父母照顾,自己则外出打工谋生。这使得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父母不得不照顾孙子,给他们的幸福晚年带来负担。此外,隔代抚养也不利于子女的教育,给子女的教育成才带来难题。

因离婚返贫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结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离婚使得家庭雪上加霜,不仅债台高筑,而且双方经济收入都会减少。离婚后,单亲家庭生活水平因性别差异而产生差异,对带孩子的单亲母亲来说,经济上更加困难。

离婚对当事人的直接影响

对女方的伤害相对大

离婚对妻子造成的创伤要超过丈夫。离婚男子可以选择较年轻的女子包括未婚女子为妻,女性则没有这个优势,离婚女性想再婚就更为困难。因此,离婚给女性带来的挫败感、孤独感、伤痛感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离婚对社交生活的影响

离婚后,双方的人际交往范围会减小。但同时,离婚后的单身者也会认识新朋友,并且有更好的交友经验和态度。

无法承受的离婚成本

离婚的成本远远不止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离婚后,除了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外,还存在着其他潜在的成本。这些成本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离婚对个人心理及身体的双重煎熬

对婚姻失去信心

离婚使人对婚姻失去信心,尤其是对一个适婚女人来说,她对婚姻的恐惧与绝望,都莫过于对世界上所有男人都失去了信任。而对男人没有了信任的女人,其心终将像“一片飘零的落叶”难于落定。

抚养孩子一方生活辛酸

离异的人抚养孩子的生活辛酸,而不能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则失去了应有的天伦之乐。离异的人对孩子的思念成为心病,尤其是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幸福生活时,感到不能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天伦之乐的痛。

心灵寂寞难熬、压力过大甚至自杀

离婚使人心灵寂寞难熬,压力过大甚至导致一些人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的生活。离婚后的人常常感到心灵寂寞,无法与人交流,甚至感到无助和冷漠。这种心灵寂寞和压力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缺乏归属感,存在心理阴影

离婚使人缺乏归属感,感觉家庭不完整,生活失去了条理。离婚后的人常常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无论多么努力和成功,仍然感觉与幸福失之交臂。这种缺乏归属感会给人带来心理阴影。

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产生仇恨心理

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很大,他们常常产生仇恨心理。孩子在离婚时会感到恐惧,对父母的争吵感到害怕。这种恐惧和害怕会导致孩子产生仇恨心理,对父母的离婚感到愤怒和不满。

孩子容易得自闭症

离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容易导致孩子得自闭症。离婚后,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不愿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这种孤独和失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闭症。

缺乏必要的关心与约束

离婚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约束,容易变成小混混或小霸王。离婚后,父母都不再关心孩子的行为,导致孩子缺乏约束,逐渐变成小混混或小霸王。

以自杀或其他过激行为来要挟父母不要离婚

孩子对父母离婚感到恐惧,有些孩子会以自杀或其他过激行为来要挟父母不要离婚。这种行为是因为孩子对离婚感到极度恐惧和不满。

离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伤害了父母及双方家庭

离婚对父母及双方家庭造成伤害。父母希望子女能够幸福生活,子女的离婚对他们是一种打击。离婚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父母对子女的指责和念叨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离婚后生活困难

离婚使人的支出压力增大,收入受到影响。离婚后,人们往往无法专心工作,直接影响了收入。离婚还使人的生活变得困难,经济状况恶化。

假离婚的法律后果及社会危害

虚假离婚的法律后果

虚假离婚是指在离婚程序中,虽然履行了离婚的程序,但却不符合离婚的条件。对于虚假离婚的效力,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虚假离婚当事人未与第三人结婚

根据现行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婚姻自由和尊重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和隐私,行政程序上已取消对虚假离婚的处罚。因此,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的虚假离婚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所产生的后果应由当事人承担。如果虚假离婚当事人通过骗取离婚调解书,可以提出再审申请,如果经法院审查属实,应当再审并撤销原离婚调解书。

需要注意的是,虚假离婚属于宣告无效而非当然无效,只有经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离婚无效并收回离婚证、离婚调解书,婚姻关系才视为未解除。未经宣告无效的虚假离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2. 虚假离婚当事人已与第三人结婚

如果虚假离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已与第三人结婚,应承认其再婚有效,此时虚假离婚当事人请求宣告虚假离婚无效的请求权消失,原虚假离婚确定的发生法律效力。

假离婚的社会危害性

假离婚现象带来了以下社会危害:

1. 损害法律尊严,扰乱社会管理秩序

假离婚破坏了我国离婚法律制度,对法律尊严构成践踏。它破坏了合法正常的婚姻家庭关系,一些假离婚的当事人离婚后长期非法同居,冲击了婚姻法律制度,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产生了消极的社会影响。

2. 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假离婚追求不正当利益的目标非常明显,一旦离婚成功,他人的利益必然受损。

3. 妨碍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

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后,夫妻明分暗不分,当执行人员要求夫妻偿还债务时,作为直接债务人的一方以自己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有财产的一方则会拿出离婚裁判文书对抗执行,给执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危及家庭稳定,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些假离婚的当事人本来已经约定在实现不正当目的后复婚,但其中一方见异思迁,拒绝复婚,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引发争端,形成不稳定隐患。

5. 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健康和教育,降低妇女的社会地位

假离婚超生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健康和教育,降低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对当事人本人而言,假离婚得不偿失。

假离婚对当事人本身和子女的影响

1. 虚假离婚骗取准生证超生二胎的后果

虚假离婚骗取准生证超生二胎的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严厉制裁,包括撤销生育证、免职等后果。

2. 假戏真做的后果

一旦夫妻双方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后,婚姻关系就已解除,再无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如果在假离婚期间一方变心,另一方无法以当时意思表示虚假提出反对。这可能导致复婚困难或无法复婚。

3. 被确认无效的后果

虚假离婚被确认无效后,相关合同将被判定无效。

4. 涉嫌构成犯罪的后果

虚假离婚涉嫌构成伪造、购买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根据刑法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5. 财产损失的后果

为规避房产限购政策,假离婚双方往往会协议将财产划归一方所有。如果拥有财产的一方变心或将财产出卖,另一方无法要求偿还或索赔。

6. 丢失信誉的后果

如果假离婚行为被发现,购房人将失去相关优惠,信用也会受到影响。

7. 对婚姻神圣感的损害

假离婚损害了婚姻的神圣感,对人的心理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潜在影响,使婚姻更加脆弱,容易受到诱惑的考验。

8. 对子女的影响

假离婚对子女的金钱观和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9. 法律风险

假离婚行为涉嫌违法,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如被判定为伪造、购买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

因此,为了孩子和自身的利益,我们应该坚持婚姻,避免轻易离婚,三思而后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案件

    离婚案件中的各项证明材料要求。包括婚姻关系证明、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子女情况、家庭财产及债权、债务、双方经济收入、住房情况等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对于扶养案件、赡养案件以及收养案件的相关证明材料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离婚过程中,这些证明材料是处理离婚案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中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以及有独立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出庭的后果均有所涉及。对于必须出庭的案件,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离婚案件、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等情况。缺席判决的法

  •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离婚案件中收到法院传票但不去法院出庭的后果,包括缺席判决的相关制度和法律适用情况。缺席判决是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结案率和保证诉讼顺利进行而设立的重要制度。当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法院会根据到场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判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

  • 还没离婚就把财产转给第三者怎么办

    如何处理还没离婚就将财产转移给第三者的情况。需搜集相关证据以防转移财产损失,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确保在诉讼过程中提供充分证据。法院会要求当事人明确举证要求和法律后果,若无法自行收集证据,可申请法院协助。

  • 恶意行使探视权的后果
  • 2020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 男子重婚法律怎么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