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承诺一经作出并送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根据法律规定,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要约人不能作出承诺。
有效期限是指要约的有效期。只有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3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根据下列规定计算承诺期限:
根据《合同法》第24条规定,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从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未载明日期,承诺期限从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如果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根据《合同法》第28条规定,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否则该承诺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另外,根据《合同法》第29条规定,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该承诺仍然有效。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0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意味着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承诺是对要约实质性内容的完全接受。
要约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受要约人对上述内容进行变更,将构成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根据《合同法》第30条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另外,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非实质性内容进行补充或更改,要约人没有及时表示反对,该意思表示仍然具有承诺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31条规定,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该承诺仍然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在实际的交易中,有些合同的订立只需要一方发出要约,经过对方的承诺即可完成。但更多的情况是要经过一方要约,另一方再要约的多次反复的过程,最终使要约得到承诺,合同才能成立。
承诺的撤回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承诺可以被撤回但不能被撤销。撤回承诺的通知需以书面形式发出,并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才能阻止承诺生效。通知中必须明确表示撤回承诺、不愿成立合同的意图。合同撤销需通知相关当事人,并明确标明法定
手写承诺书的法律效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要手写协议或承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并且由对方亲自签名确认,那么手写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协议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印,只要合法合规,都是有效的。
承诺逾期合同是否还生效的问题。承诺逾期可分为由主观态度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引发的情况。有效的承诺需满足受要约人亲自做出、在有效期限内做出、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等条件。此外,文章还提供了贷款逾期和高利贷逾期的处理方法,包括与贷款机构协商、积极筹资还款、抵押
夫妻间因吵架而写的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夫妻间的保证书具备法律约束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夫妻吵架后报警的问题,强调家庭暴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心理和性的层面,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