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补偿 > 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3-2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4755
依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在处理农村经济集体的事务时,是具有一定职权的,村委会经法律程序,可以决定农村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那么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应承担哪些罪名?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征地补偿款的管理,村委会可以被视为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将会受到贪污罪的处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以下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 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二) 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三) 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四) 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五) 代征、代缴税款;

(六) 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

(七)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 【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构成贪污罪。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共同贪污的,将被视为共犯。

农村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

1. 民主议定原则和合法性原则

村民自治必须是大多数村民的集体意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不得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农村部分村民的土地收益权未得到保护,与对村民自治的模糊认识有关。任何形式的自治都不能违反国家的依法行政,任何形式的自治章程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任何形式的社区民主决定都不能损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民主决定都是无效的。村民自治必须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发展,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遵守法律。

2. 平等原则

在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中,应保障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剥夺少数成员或村民的征地补偿款分配收益权往往受到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为了更多地分配集体收益,通过减少应分款人数来实现多数村民的最大利益化。因此,公正、公平地分配征地款是保障每个成员或村民享有土地收益权的前提。

3. 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

在享有分配利益的同时,集体成员应考虑对集体尽的义务大小,做到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公平合理地分配征地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村委会在征地补偿款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村委会如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将受到贪污罪的处罚。文章还阐述了农村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包括民主议定和合法性原则、平等原则以及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村民自治必须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发展,保障每个成员的权益。

  •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 树木补偿标准

    根据全国各地标准参考值,供农民征求意见参考的林木补偿标准如下: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3600元;柞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6000元;红松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

  • 假冒他人专利和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与防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

  • 企业是否有权利强制员工停薪休假?
  • 征地对荒地怎么补偿
  • 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