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时间:2025-04-26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6251
环境侵权法院如何调查,环境侵权中如何取证呢,侵权法院取证中哪些主体可以取证呢,环境侵权法院取证应该收集哪些证据呢,法院对环境类诉讼证据的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法院对环境类诉讼证据的认定”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将如何认定相互对立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根据我国民诉法和证据规则,法院必须对证据进行质证才能够予以采信。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将被视为无效,法院不会认可。

二、能够收集证据的主体

与传统民事诉讼相同,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主体较为广泛。由于环境类侵权案件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证据收集主体也具有相应的特点。以下是能够收集证据的主体:

1. 环境侵权案件的当事人

包括受害者和排污者,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最好进行证据公证。

2. 律师

3. 行政执法机关

4. 公安部门

5. 检察机关

6. 人民法院

7. 监测机构

8. 司法鉴定机构

9. 科学研究机构

三、案件当事人应当收集的证据

尽管《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定》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但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基于“保护弱者”“倾斜立法”的原则,对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方面实行“差别待遇”。具体体现在受害人在提起环境污染侵权诉讼时无需对环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加害人是否有过错进行举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或举证责任转换。因此,在环境侵权案件中:

原告应收集的证据包括:

1. 开发建设活动和排污的证据。

2. 排放了何种污染物的证据。

3. 污染物浓度和数量证据。

4. 污染物去向的证据。

5. 受害者接触(暴露)时间和浓度的证据。

6. 环境和产品质量证据(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海水质量、产品污染物含量等)。

7. 受害大小的证据。

被告应当收集的证据包括:

1. 不产生、未排放污染物或未排放致害污染物的证据。

2. 排放的污染物未到达受害地的证据。

3. 受害者未接触或未暴露于污染环境的证据。

4. 排放的浓度或数量不足以致害的证据。

5. 他人排放致害污染物的证据或第三者故意或过失的证据。

6. 他人排污超标和排放总量的证据。

7. 受害者对受害程度和损失大小弄虚作假的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曝光婚外情证据是否违法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问题。被侵权人需提供证据证明环境污染与造成的人身损害存在关联性。侵权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的法律后果,形式多样。最新法规明确了环境侵权案件中关联性证明的举证责任,要求行为人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等情形才可免除责任

  •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 如何对高空坠物的责任进行划分

    《侵权责任法》中关于高空坠物责任划分的规定。首先,指出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其次,明确了各责任人之间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以减轻压力、鼓励主动提供证据并预防类似案件发生。最后,阐述了免除责任的条件,包括确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 新车被追尾有没有折旧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