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如果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限定了担责者的范围,既保证了受害人能够得到救济,又避免了过多的补偿义务人导致补偿数额过小的情况。此外,这一规定能够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补偿义务人范围的无限扩大。因此,这一立法规定是合理的,并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个“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的原因在于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此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能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相比之下,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而且,连带责任有悖于公平原则,如果要让“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将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此外,连带责任还会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确定是否免除当事人的责任。
首先,可能加害人可以确定具体的侵权责任人。相较于被害人来说,可能加害人与实际加害人同住一栋建筑物内,对于建筑物的情况较为了解,具有地理优势和人脉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出实际加害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
其次,可能加害人可以举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证据证明自己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内或伤人物品不可能归属自己,从而在时间上或客观方面免责。
最后,不可抗力也是免除责任的条件之一。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因此,在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坠落,即便查明了坠落物的所有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
周至县科学鸡场因使用西安市联合公司销售的江苏省东台市兽药厂生产的奎乙醇兽药导致的鸡只死亡事件。由于兽药厂生产的不合格兽药导致种鸡场遭受经济损失,经鉴定鸡只死亡是由奎乙醇中毒引起的。周至县人民法院认为兽药厂应负主要赔偿责任,联合公司也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法》中关于高空坠物责任划分的规定。首先,指出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其次,明确了各责任人之间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以减轻压力、鼓励主动提供证据并预防类似案件发生。最后,阐述了免除责任的条件,包括确
关于施工材料和建筑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在公共场所施工未设标志或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他人受伤,施工人需承担民事责任。建筑物等设施的所有人或管理人需对倒塌、脱落等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除非能证明自身无过错。此外,乱堆放施工材料造成行人受伤,相关责任人也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