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时间:2025-04-20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7441
当事人与一方协成某些约定后,一般通过签订协议或者合同的形式对约定进行确认的。签订协议一般通过书面的形式这样法律效力才能确定,那么土地互换口头协议效力认定是如何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案例为读者进行解答。

原告和被告的背景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都是原城口县**乡指路村8组的村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背景

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原告承包了名为“**树保”的土地,被告承包了名为“哒连地”的土地。2002年,原城口县**乡指路村8组进行退耕还林,为了使各户退耕还林地连片,原**乡政府工作组主持召开了社员会议,让各户自行协商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过协商,原告和被告达成了口头协议,同意互换他们承包的土地。原告开始实际耕种名为“哒连地”的土地,并在2010年12月22日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

被告反悔和原告诉讼的背景

然而,在2012年1月,被告反悔,并多次阻拦原告继续耕种名为“哒连地”的土地。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1、确认原、被告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有效;2、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

审判

经审理,城口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和原告都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根据法律规定,他们可以通过互换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法律关系,而不是被告主张的借耕关系。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原、被告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有效的。尽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互换协议,也没有明确约定互换期限,但根据法律规定,双方的互换期限应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间。原、被告互换土地后,合同权利义务依法转移,被告失去了对名为“哒连地”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原告获得了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被告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尚未届满的情况下阻止原告耕种该土地,构成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法院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的诉讼请求。

评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概念及性质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是指农户之间为了便于耕作或满足各自需求,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进行交换,并相应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互换土地是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而不是仅仅交换土地耕作权。

口头互换土地协议的认定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口头互换土地协议可以被认定为有效的合同,只要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真实,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之间的互换协议,应认定为合法有效。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的注意事项

在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纠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互换协议的备案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备案只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不影响互换协议的效力认定;2、互换双方必须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不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能进行土地互换;3、没有约定互换期限的认定:可以根据交易习惯和具体情况进行处理;4、区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耕作权: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等同于互换土地耕作权。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归属问题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在双方完成互换登记或备案行为后,补偿款应归属于互换后的土地承包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方式。此外,还介绍了互换的性质和效力以及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原则。

  • 农村耕地互换的合法性

    农村耕地互换合法性相关问题。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互换,且只要双方同意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即为有效。互换未备案不影响合同效力,备案仅为公示。互换后用途需符合法律,若仍用于农业目的则合同有效。互换合同解

  • 深圳土地置换规定的出台及其背景
  • 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土地出让方式
  • 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