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主体:境内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
2、资助恐怖活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5、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7、走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8、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中部分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9、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14、强迫职工劳动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
15、雇用童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都是自然人犯罪。
16、倒卖文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生动物罪;非法狞猎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17、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17、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
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