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抚养费 > 离婚十年的抚养费是多少钱

离婚十年的抚养费是多少钱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141

一、离婚十年的抚养费是多少钱

1、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抚养费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8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第9条规定: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根据以上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二来可以折抵给付对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会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抚养费不单指生活费,《婚姻法》解释(一)第21条明确规定:“抚养费”包括三项,即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所以,在离婚时,除生活费外,要充分考虑教育费和医疗费,在抚养费的标准(20~30%比例)范围内争取较高的比例。

3、在下列情形,对十八岁周岁以上(已成年)的子女,父母有抚养费的义务

一般情况下,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截止到子女十八周岁。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子女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

同时《婚姻法》第21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婚姻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根据以上规定,子女超过十八岁,尚须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形。

二、夫妻离婚孩子怎么判

1、对于已经能够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应该以孩子本人的意愿为准,孩子决定跟谁,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2、一般来说,女孩子在成年之前,应与母亲一起生活,这样比较方便一些。男孩子无所谓,无论跟父亲或母亲都是可以的。

3、对于经济实力悬殊比较大的父母而言,为了能够保证孩子的吃穿用度以及学业教育费用,建议能够选择条件好一些的那一方。

4、一般来说,自身脾气秉性好的一方比较适合抚养孩子,能够尽可能地帮助孩子的心灵变得健康阳光一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判决抚养费变更诉讼时效计算方法

    离婚后抚养费的变更及诉讼时效计算方法。根据法律规定,变更抚养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可以变更抚养费的情况出现时开始计算。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具体数额应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根据不同收入情

  • 离婚后子女各一个抚养费如何计算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计算方式。离婚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抚养费,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法院确定抚养费的标准时,会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平。抚养费的金额可以根据父母固定或非固定收入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支付方式可以根据具

  • 没钱支付抚养费怎么办

    关于抚养费支付的问题。当给付抚养费的一方没有经济收入时,可以使用其财物折抵后支付子女抚育费。具体数额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方,抚育费一般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五十的比例给付。若无固定收入,可根据当年

  • 孩子抚养费的确定标准

    孩子抚养费的确定标准。具体标准根据不同情况分为有固定收入、高收入、低收入、无收入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抚养费标准按月总收入的20%~30%计算,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在800元左右。高收入可按照上述比例计算高于部分,低收入可低于上

  •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 民事纠纷轻伤赔偿标准分析及解读
  • 诉讼离婚的费用如何计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