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分析

时间:2025-05-1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2344
案情介绍

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无不与广告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广告"骗人",轻者让老百姓花点冤枉钱,重者不但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甚至还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广告法》中一再强调广告要真实,不得含有虚假内容,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三种。本案主要涉及民事责任。我国《广告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在接受广告主委托时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案件背景

原告×某是一名退休职工,被告××生物制品厂和××日报社被指控发布虚假广告,给原告造成经济损失。原告在2000年3月13日和27日的《××日报》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合作生产无菌蝇蛆的广告,随后在互联网上查询了该公司的简介。原告与××生物制品厂签订了无菌蝇蛆生产协议,但在提交产品时被拒收。原告因此向当地司法部门投诉,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全部经济损失。

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在接受广告主委托时应核实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广告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违反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然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结果

根据××区人民法院(2003)南刑初字第171号刑事判决书,××生物制品厂的两名负责人因发布虚假广告罪被判处罚金。该判决已生效,对广告的虚假性已经确认。被告××日报社作为广告的经营者和发布者,由于未审查发现广告内容的虚假性,应承担连带责任。原告也存在一定的过失,应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一审法院判决××生物制品厂赔偿原告80%的经济损失,即137,820.70元,并要求被告××日报社承担连带责任。

相关标签: 陈明扬真实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问题。证人证言需满足真实性和相关性要求,内容应为证人亲自所见所闻,排除传闻证言和与案件无关的事实。法院需查明证人身份和与当事人关系。评估证人证言时,需综合考虑证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及证言获取方式。证人应陈述亲历事实,间接途径获

  • 当事人对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处理不服的救济途径

    当事人对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处理不服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如申诉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办案机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审查立案材料时需坚持实事求是,判明真实性和可靠性,明确问题性质并抓住主要问题和基本事实。

  • 债权人申请破产审查

    债权人申请破产审查的流程和相关要点。法院需认真审查债权确定和有效性,并注重审查申请人提交的必要材料。同时,应注意破产企业的审计报告真实性,进行实地核查,并核查企业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资产的权利状况和对外投资情况。文章还提及了破产案件的管辖权审查,建议

  • 交通事故中的证据种类及其作用
  • 举报受贿是否需要提供证据
  • 行政复议和解的法律规定和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