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 > 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额度控制及后果

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额度控制及后果

时间:2025-06-1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2724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三种情形之一的除外。境内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因代付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双方并没有约定该债权不得转让,境内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债权也不在现行法律禁止转让的范畴,合同性质方面,形式上似乎也不属于学术界通常所理解的带有人身权属性的不可转让性。毫无疑问,债权人可以向境内任何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第三者转让其债权。但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银行跨境债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将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

当前,境内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受到一定的额度控制,每个工作日的短期外债余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额。如果假设境内外资银行跨境转让债权行为合法有效,那么这将直接导致中资银行的短期外债负担增加。中资银行必须前往外汇局办理外债登记手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短期外债余额在指标限额内

如果中资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仍然在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限额内,那么境内外资银行可以通过赔偿中资银行因额外占用外债指标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式来承担救济责任。

二、短期外债余额超过指标限额

如果中资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超过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限额,那么中资银行将受到外汇局的行政处罚。根据法理,债权人转让债权给债务人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债权人应该承担救济责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境内外资银行无法救济中资银行受到的行政处罚。

当然,债权人可以赔偿债务人可能受到的罚款,但不能为其消除行政处罚留下的违规记录。根据《合同法》的立法本意,债务人被动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而无辜接受行政处罚应该是不合理的。尽管《合同法》的法律位阶高于现行外汇管理法规规章,但前者并没有禁止国家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后者的规定也没有抵触前者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因此,如果境内外资银行的跨境债权转让直接导致中资银行外债超过核定指标而违反外汇管理规定,那么这种转让行为应受到“根据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限制,即认定为无效。除此之外,该转让行为应视为有效。

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理解

当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合同性质不能转让”通常指具有人身权属性的权利不能转让。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于“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我们不应仅仅根据合同签订时权利转让本身来判断,而应结合转让后的法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虽然合同权利本身可以转让,但如果债权人转让合同权利导致债务人违反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可能受到行政处罚,那么这种转让自然应归入“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的范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额度控制及后果

    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额度控制及其后果。中资银行短期外债受到外汇局核定的指标额限制,若境内外资银行跨境转让债权行为合法有效,将增加中资银行短期外债负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合同转让行为的合法性需结合转让后的法律结果综合分析,若导致违反国家行政法规规章,

  • 近年来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交易概况

    近年来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交易概况。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主要参与现券、质押式回购和利率互换市场等银行间市场各主要子市场。虽然受到海外母公司负面消息的冲击,但交易行为主要还是受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

  • 中国将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举借外债实行总量调控

    中国对境内外资金融机构举借外债的总量调控措施。中国发布《外债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应对外资金融机构外债管理的新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防范外债风险。中国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外负债纳入国家外债统计监测范围,并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外债管理的特殊性制定具体管理办

  • 我国采取的国际融资方式有哪些

    我国的国际融资方式,包括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际商业银行借款、国际债券和国际股票等。我国还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和B股等股票进行国际融资。为推动我国国际融资的发展,应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并引导更多外资投向中西部、基础设施

  • 企业破产职工的法律保护
  •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任职资格管理
  •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