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和车损险的保险条款,如果在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未依法采取措施驾驶保险车辆或逃离事故现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商业保险将不予赔付。因此,如果确定肇事后发生了逃逸行为,商业保险将无法获得赔偿。
与商业保险不同,交强险的条款中并未规定逃逸行为为免赔责任。因此,交强险仍然可以进行赔付。
根据交强险的规定,赔偿范围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项下的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以及被保险人根据法院判决或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交强险中,赔付金额与责任有关。如果确定有责任,赔付金额将按照强制三责险的赔偿限额进行赔付。强制三责险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出强制三责险承担范围的部分,双方将按照责任比例承担损失。
根据《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将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调整了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根据该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分为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和死亡事故,处理不同类型的事故需要交警具备不同的资质。此外,意见稿还明确了三种伤人事故可以进行快速处理。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追尾事故中对方不签署事故责任认定书时的处理方法。若对方拒绝签署,可通过交警部门调解和联系对方保险公司来解决。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费用和医疗费用的赔偿方式,以及当事人应如何申请保险理赔。在理赔过程中,需注意保险公司可能会存在的少陪或不赔情况,如遇此类
交通肇事逃逸的赔偿标准是保险公司只赔付交强险,商业险不进行赔偿。根据《民法典》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逃逸保险公司可以赔偿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但只赔付交强险,商业险不进行赔偿。保险人以肇事逃逸来免除自己的赔偿责任是无效的,违反了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保险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