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是否能够继承遗产,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1. 死者是否留下了遗嘱。如果死者在生前留下了遗嘱,那么遗嘱中是否包含了监护人的份额。自书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遗嘱中没有指定监护人作为继承人,那么监护人就没有法定继承权。
2. 如果死者没有立遗嘱,那么要看监护人是否被认定为继承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死者的父母、子女和配偶)。如果监护人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要看他是否作为子女的代位继承人(即,作为子女的代理继承人,因为子女已经过世)。如果监护人既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也不是代位继承人,而死者还有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那么监护人就没有权利继承遗产。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曾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根据《继承法》的定义,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根据第12条的规定,如果丧偶的媳妇对公公和婆婆尽了赡养义务,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之间的关系。公民可通过立遗嘱指定财产继承人,同时也可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当两者存在抵触时,遗赠扶养协议优先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部分或全部无效。案例中,莫某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相抵触,法院最终依据协议判决遗产归属。
莫*爷因担心儿子们争夺财产,早做准备撰写遗嘱,但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发现儿子们拒绝赡养。后与邻居小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去世后引发遗产争夺案。法院根据继承法和司法解释,判决遗产归属于履行了扶养义务的小杨。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