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如何争取探视权,孩子拒绝探视该怎么办

如何争取探视权,孩子拒绝探视该怎么办

时间:2023-10-1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622
夫妻离婚后,双方对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也有探视的权利,那么什么是探视权,如何争取探视权,孩子拒绝探视该怎么办,关于如何争取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如何争取探视权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如何争取探视权

(一) 行使探视权——协商方式,协商不成请求法院判决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行使探视权,具体包括探视方式和时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判决。

(二) 法院可以中止探视权的情形

如果父或母探视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视权利。当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视权利。

(三) 法院可以终止探视权的情形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探视方式和时间,如果一方探视子女危及子女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终止探视权。

(四) 争取探视权,应该明确相关问题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约定孩子的探视权行使时间、方式和地点等问题。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调解出适合双方的时间和地点,既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影响离异男女的生活。因此,离婚协议中应该重视探视权,并明确约定探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避免争议后需要再次通过法院确认,增加当事人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孩子拒绝探视该怎么办

在执行探视权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子女拒绝探视或一方不允许探视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应根据不同情形采取不同对待方式。

1. 如果孩子是被教唆、利诱、恐吓而拒绝探视

如果子女是受到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当事人或家人的教唆、利诱或恐吓而拒绝探视,人民法院应继续执行探视权。法官可以根据具体情节对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 根据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判断

根据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辨别能力,正确判断子女拒绝探视的真正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依法处理。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应中止执行,不能强制执行。

3. 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

法官应责令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配合法官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努力说服子女同意并接受父母另一方的探视。

身处离异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合理行使探视权可以增加对孩子的关爱,尽可能弥补对孩子的愧疚。如果离异的一方长期拒绝让其接触孩子,或者探视子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您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提供相关证据来支持您的请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关于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法和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但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不包括子女本身。若子女已满10岁并不同意探望,法院不应强制执行。处理方式上,父母双方应首先协商

  •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