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由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子女进行探望。离婚时,双方应当协商确定子女探望的方式和时间安排,以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为此,双方应当就探望的具体方法和时间进行详细的安排。
如果离婚双方无法就子女探望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将一并作出判决。一般情况下,在不影响子女学习和生活规律的前提下,可以确定一段时间内,非直接抚养方可与子女进行独立交流。
如果离婚判决未涉及子女探望权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有探望权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探望权。对于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处罚。
根据《婚姻法》第38条的规定,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权。但是,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其他机关和个人,包括父母双方在内,均无权中止探望权。
然而,法院不能主动裁定中止探望权,而应由有权提出中止探望权申请的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这些申请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根据审判实践,有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
由于探望权的案件的情况比较特殊,涉及到人身问题,强制执行措施如果运用不当,不仅可能无法维护申请人的权益,还有可能给其为成年子女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婚姻法第48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