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由离婚双方协商一致;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的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中止探望权利;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探望权利应当恢复。
答: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的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行使探望权。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如果认为需要中止探望权的,将作出中止探望的裁定;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答:一旦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探望权。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答:对于拒不配合探望子女的个人和单位,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和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答:如果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诉讼,就探望权问题进行诉讼。
根据司法实践中的分类,探望方式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逗留式探视两种类型。在确定探望方式及时间时,需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子女成年后有权决定是否接受父母的探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其注意事项,特别是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满
离婚后关于探视时间的法律规定。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探望方式和时间由双方协商决定。若协商无果,法院会进行判决。如探望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中止探望权,待原因消失后恢复。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