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断绝关系的行为并没有法律依据。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子女的监护权由其父母行使。因此,是否能够看望孙子完全取决于子女作为监护人的决定,并需要得到其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去世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那么有监护能力的人中的以下人员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如果对指定的监护人不服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作出裁决。
如果没有符合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将担任监护人。
第十八条 【监护人的职责权利与民事责任】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非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监护人不能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行使监护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监护人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相关人员或者相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缔结的子女抚养协议的效力问题。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此类协议的效力,但由于婚姻关系未解除,这样的抚养权约定实际上没有意义。离婚诉讼中,法院不会根据此类协议作出判决,而只能将其作为证据考虑。即使达成协议,子女在必要时仍有权向父母提出
中国法律关于父子关系的规定。法院无法断绝基于血缘关系的父子关系,但如果是基于收养关系的父子关系,法院可解除收养关系。法律规定了父母与子女的义务,并禁止婴儿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行为。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而《中华人民共
11岁小亮被同学小刚打伤,产生医药费赔偿纠纷的案件。小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监护人承担责任。小刚的爷爷最初被指定为监护人,但之后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协议变更监护人,这种变更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小亮家长应找小刚的爷爷和小刚的外公、外婆共同承担医药费
中国法律中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的问题。文章指出,基于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能断绝,但基于收养关系的则可以断绝。法律还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对于离婚后抚养义务的理解,文章提到确立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和义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