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王某夫妇先后五次将身体残疾的女孩遗弃在路旁和野外,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经过教育后仍不改正,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并依法指定其他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仍然需要按法律规定继续负担抚养费用。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有关人员或单位可以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
此外,王某夫妇还应当受到刑事制裁。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并且情节恶劣的,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因此,建议村委会报警,使王某夫妇这种蔑视法律、泯灭良知的行为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
养子女与养父之间的收养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解除的问题。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进行,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相关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关系的类型、私法收养和公法收养的差异以及法律收养和事实收养的不同。
11岁小亮被同学小刚打伤,产生医药费赔偿纠纷的案件。小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监护人承担责任。小刚的爷爷最初被指定为监护人,但之后与小刚的外公、外婆达成协议变更监护人,这种变更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小亮家长应找小刚的爷爷和小刚的外公、外婆共同承担医药费
中国法律中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的问题。文章指出,基于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能断绝,但基于收养关系的则可以断绝。法律还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对于离婚后抚养义务的理解,文章提到确立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和义务的原则
我国法律上断绝父子关系的法律手续。对于成年人之间的父子关系,无法通过特定程序断绝。但对于未成年子女,可以通过送养实现断绝。送养人包括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收养需双方自愿,并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