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问题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个人所有,则在离婚时不发生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问题。
如果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所得财产实行法定财产制及夫妻双方约定为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情况下,在离婚时需要对共同共有财产部分进行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夫妻个人财产,也不完全等同于家庭共同财产。如果家庭成员除了夫妻之外尚有父母、子女等人且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财产,或夫妻与他们拥有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的共同财产就要从家庭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
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以及知识产权的收益,除婚姻法第18条第3项之外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均为夫妻所有的共同财产。
此外,《婚姻法解释(二)第11条》也明确规定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其他财产归属,包括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8条的规定,夫妻共有的房屋在离婚时,可以由双方协议解决分割问题;如果协议不成,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另外,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在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解决。
对于父母对子女婚姻进行经济资助购置大件商品的情况,根据以下规则确定财产归属:
- 在当事人结婚前,夫妻一方的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
- 在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
在离婚时,对于尚未取得所有权或尚未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情况,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如果仍存在争议,可以另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夫妻离婚时关于陪嫁及个人财产的问题。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陪嫁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应归还。同时,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补偿金也属于个人财产。法院根据《婚姻法》规定及司法实践,判定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延续变成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夫妻离婚时房产和财产分配纠纷。被告认为其婚前承租并购买的公房属于个人财产,而原告认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法理分析指出,房改房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婚前承租单位公房转化所得的房产应认定为个人财产。此外,文章还涉及机动车分配和其他财产问题,如流水账不能作为可分
离婚房产女方的分割比例、非本人房产证是否可以贷款及婚后继承房产在离婚时的分配问题。女方分割房产比例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出资比例和对房产的贡献等因素。非本人的房产证一般不能直接用于贷款,但在特定条件和合法程序下有例外。婚后继